时间: 2025-04-24 20:58: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20:58:42
晚树留暄景。一天秋色催成暝。戏马台高人不见,想郊原如镜。正渺渺飞鸿,远带斜阳影。环蓟门几点烟螺净。怕庾公尘污,吹帽西风偏劲。残蠹诗囊冷。每逢佳节怜清兴。莼梦鲈思空作计,也商量难定。更入市荆高,酒伴无多剩。簪倦萸白发还羞整。听画角城头,醉归月斜窥径。
夕阳下,树木在温暖的余晖中留下了一片秋景,一天天的秋色催促着夜幕降临。戏马台上并没有人影,想必远处的乡村如同镜子般宁静。远处渺渺的飞鸿,在斜阳的映照下,留下了影子。环绕在蓟门附近的几缕烟雾显得格外清净。我害怕庾公的诗作沾染上尘土,西风吹帽,偏偏劲道十足。诗囊中残存着冷清的诗句,每逢佳节更让我怜惜这种清兴。莼菜梦中,鲈鱼的思念空自规划,虽商量却难以定论。再往市场走去,荆条高耸,酒伴却所剩无几。簪上倦怠的香草,白发还羞于打理。听着城头的画角声,醉意朦胧下归来,月光斜照着小径。
夏孙桐(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以精练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
《安公子·丁卯重九》写于重阳节期间,正值秋天,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节日情怀,表达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这首诗以其细腻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引人入胜,诗人通过秋天的景色展现了内心的孤寂与思考。开篇用“晚树留暄景”描绘出秋天温暖的余晖,紧接着的“秋色催成暝”则暗示时间的流逝,透出一种无奈和惆怅。诗中出现的“戏马台高人不见”,让人联想到昔日的热闹与如今的孤寂,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孤独感。
“渺渺飞鸿,远带斜阳影”通过飞鸿的意象,表达了对远方的向往与一种忧伤的情绪。“环蓟门几点烟螺净”中的“烟螺”意象不仅描绘了清新洁净的环境,也暗示了人心的宁静。诗人通过“怕庾公尘污”表达了对庾信清丽诗风的追求,但现实中却难以实现,反映出一种无奈和自觉的尴尬。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融入了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诗人借重阳佳节之际,抒发对节日的思念与对生活的反思,情感深沉而细腻,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秋天的思念,对孤独的感慨,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思,情感丰富而细腻。
诗中提到的“庾公”指的是哪位诗人?
“戏马台高人不见”体现了怎样的情感?
诗中出现的“莼梦鲈思”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安公子·丁卯重九》这首诗的意境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