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华胥引 夜起闻雨,明日立秋》

时间: 2025-05-07 09:40:59

诗句

迎风长簟,沉月高梧,雨声送夕。

去蝶销凝,啼花宛转灯晕色。

不少珠玉闲情,奈老来疏隔。

林叶阶虫,细听都是胸臆。

如梦清欢,待相将、梦中重觅。

被单寒乍,今宵如何计得。

几点惊秋零泪,寄路遥无极。

行乐湖山,那堪愁味先识。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40:59

原文展示:

华胥引 夜起闻雨,明日立秋
作者: 陈洵 〔清代〕

迎风长簟,沉月高梧,雨声送夕。
去蝶销凝,啼花宛转灯晕色。
不少珠玉闲情,奈老来疏隔。
林叶阶虫,细听都是胸臆。
如梦清欢,待相将梦中重觅。
被单寒乍,今宵如何计得。
几点惊秋零泪,寄路遥无极。
行乐湖山,那堪愁味先识。

白话文翻译:

夜晚我在微风中躺在长榻上,抬头看到明月高挂在梧桐树上,雨声轻轻地送来傍晚的气息。
那只蝴蝶已经消失,花儿在灯光下依然啼鸣,色彩柔和而美丽。
闲适的珠玉似乎不再珍贵,唯有老来愈发疏远的心情让人无奈。
林间的叶子和阶梯上的虫鸣,细细倾听都是心中的思绪。
如梦般的清欢,期待在梦中再次相遇。
被单虽然寒冷,今宵又该如何打算呢?
几滴惊秋的泪水,寄托在漫漫无边的路上。
在湖山中寻乐,怎能忍受先前的愁苦呢?

注释:

  • 迎风长簟:长簟即长榻,指的是在微风中安坐。
  • 沉月高梧:沉月,折射出夜的宁静;高梧,象征着高大挺拔的树木,与月相映成趣。
  • 啼花宛转灯晕色:形容花间虫鸣,灯光映衬下的美丽色彩。
  • 珠玉闲情:珠玉象征着珍贵,而“闲情”则是指无所事事的惬意。
  • 如梦清欢:梦中相聚的快乐,意指对美好时光的回忆。
  • 几点惊秋零泪:秋天的来临带来感伤的泪水,体现时光流逝。
  • 行乐湖山:享受自然风光的生活,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洵,清代诗人,以清丽的词风和细腻的情感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们的情感,常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秋季之际,诗人通过描写夜雨、秋意,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内心的孤寂,反映了他在老年对生活的思考和情感的深刻体验。

诗歌鉴赏:

《华胥引 夜起闻雨,明日立秋》是一首以细腻情感和自然景象为背景的词作。开头的“迎风长簟,沉月高梧,雨声送夕”描绘出一种极为静谧的夜晚图景,诗人通过自然景象传达内心的孤寂与思绪。随着“去蝶销凝,啼花宛转灯晕色”的转折,诗人对过往的回忆和现实的感慨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细腻而又深邃的情感。

诗人在后面的句子中则显现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悟,“不少珠玉闲情,奈老来疏隔”,这一句表现了对年轻时光的怀念,同时也暗含着老年人面对疏离与孤独的无奈。接下来的“如梦清欢”,则是对梦中美好时光的渴望,表现出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渴求。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为丰富,诗人通过细致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秋天的微凉、夜晚的静谧,以及内心的惆怅。诗末“行乐湖山,那堪愁味先识”则是对生活的反思,提醒人们在享乐中也要警觉生活中的愁苦与无常,构成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迎风长簟:描述一个静谧的夜晚,突显出环境的安静和舒适。
    • 沉月高梧:月亮高悬,象征着夜的宁静与清冷。
    • 雨声送夕:雨声带来的夕阳余晖,营造出一种动静结合的美。
    • 去蝶销凝:象征着往日的美好已然消逝。
    • 啼花宛转灯晕色:花虫的啼鸣与灯光交织,展现出夜的生动。
    • 不少珠玉闲情:年轻时的快乐已经不再,充满了无奈。
    • 林叶阶虫:自然的声音在耳边回响,揭示内心的孤独。
    • 如梦清欢:梦中的欢愉令人向往。
    • 几点惊秋零泪:感叹秋天的到来带来的悲伤。
    • 行乐湖山:在美好自然中享乐的同时,感受到愁苦。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雨声送夕”用雨声比喻时间的流逝。
    • 拟人:如“啼花宛转”将花的声音人化,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对仗:整首诗的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过往的怀念,同时也揭示了孤独与愁苦的内心状态,使其情感更为深邃。

意象分析:

  • :象征孤独与思索。
  • :代表着思绪的滋润与情感的流露。
  • :象征着青春与美好。
  • 虫鸣:代表着自然界的生动与人内心的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沉月”指的是什么?

    • A. 早晨的月亮
    • B. 高挂的明月
    • C. 降落的月亮
    • D. 暗淡的月亮
  2. “几点惊秋零泪”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开心
    • B. 愤怒
    • C. 悲伤
    • D. 无聊
  3. 诗中用哪个意象来表现孤独感?

    • A. 湖山
    • B. 珠玉
    • C. 昨日
    • D. 林叶

答案

  1. B
  2. C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表现个人情感的细腻与哀愁,与陈洵的作品在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但李清照更侧重于离愁别绪。
  • 苏轼《水调歌头》:抒发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虽风格不同,但同样传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清代词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鉴赏与赏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枭逢鸠 / 枭将东徙 三人成虎 文侯与虞人期猎 画蛇添足 恭题理斋年伯爱吟草 其四 恭题理斋年伯爱吟草 其三 恭题理斋年伯爱吟草 其二 恭题理斋年伯爱吟草 其一 喜雨 南岷山祈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角字旁的字 忮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虫字旁的字 摧坚殪敌 骏茂 罪恶深重 王字旁的字 钱神 木朽蛀生 青钱学士 耳字旁的字 柳下 谨重严毅 宝盖头的字 竞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澈的词语有哪些 徒居 栖诚 包含盔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