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二月十四日晓起看海棠八首》

时间: 2025-05-04 10:46:37

诗句

花密无重数,看来眼转迷。

化为花世界,忘却日东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46:37

原文展示:

花密无重数,看来眼转迷。
化为花世界,忘却日东西。

白话文翻译:

这花开得密密麻麻,数也数不清,
看得我眼花缭乱,仿佛进入了一个花的世界,
以至于忘记了时间,连东西南北都分不清了。

注释:

  • 花密:花开得非常稠密。
  • 无重数:无法用数量来计算,形容花朵很多。
  • 眼转迷:眼睛看得迷惑,形容花的美丽让人目眩神迷。
  • 化为:化作、化成,指变成某种状态。
  • 花世界:指花的世界,形容花的美景让人沉醉。
  • 忘却:忘记,失去记忆。
  • 日东西:指日出日落的方向,象征时间的流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擅长山水诗和咏物诗。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细腻的观察和真挚的情感著称。

创作背景:

《二月十四日晓起看海棠八首》是杨万里在春天的一个清晨写的,正值海棠花盛开的时节,诗人通过描绘花的美景,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海棠花的盛景,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和生机。诗句“花密无重数,看来眼转迷”生动地描绘了海棠花开得繁盛的景象,仿佛让人置身于一个花的海洋之中,眼前的花朵让人目不暇接,感受到春天的盎然生机和无限生趣。诗人通过“化为花世界”这一表达,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沉浸感,呈现出一种超脱现实的愉悦体验。在这里,诗人通过花的形象传递了对生活的热爱,也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忘却了日夜的变换,沉浸在美丽的花海中。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和对生活的热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花密无重数:花开得很多,无法用数字来计算,表现出海棠花的繁盛。
  2. 看来眼转迷:看得令人迷惑,形容花的美丽让人目眩神迷。
  3. 化为花世界:看着这些花,仿佛进入了一个全是花的世界。
  4. 忘却日东西:因为沉醉其中,连时间和方向都忘记了。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的美丽比作一个世界,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诗句结构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赋予花朵以灵动的生命,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在美景中流连忘返的愉悦心情,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美好、生命和春天的到来。
  • :象征感知与体验,表达了沉醉于美景中的状态。
  • 世界:象征着一种无尽的美好与遐想,表现诗人的情感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花密无重数”中“重数”意思是: A. 重新计算
    B. 无法计算
    C. 计算错误
    D. 数量众多

  2. 这首诗主要描绘了哪个季节的景象? A. 夏天
    B. 秋天
    C. 春天
    D. 冬天

  3. 在诗中,诗人感受到的是什么情感? A. 忧伤
    B. 喜悦
    C. 愤怒
    D. 恐惧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同样展现了自然的美好与人们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杜甫《春望》:描绘春天的景象,同时蕴含对国家的忧虑。

诗词对比:

  •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杨万里的诗更侧重于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而李白则多表现豪放的个性与人生哲理,两者在风格上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子瞻凤翔八观八首 其七 李氏园 题李公麟山庄图 同子瞻泛汴泗得渔酒二咏 其二 次韵毛君山房即事十首 游庐山山阳七咏 漱玉亭 送饶州周沃秀才免解 蔡州任氏阅世堂 次韵姚道人二首 京师送王颐殿丞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湖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奶娘 讳莫高深 凵字底的字 三框儿的字 金字旁的字 以弱为弱 谷字旁的字 包含羣的词语有哪些 颠倒乾坤 发奸露覆 偃月公 操开头的成语 虚掷光阴 杜绝后患 高举远去 比字旁的字 包含丕的词语有哪些 供认不讳 搀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