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和寿州宋待制九题其一熙熙阁》

时间: 2025-05-01 18:53:26

诗句

初日照城楼,流晖及菌阁。

上收花雾红,下见春烟薄。

信美是殊邦,而淹佐时略。

自惭江外人,敢慕淮南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53:26

原文展示:

初日照城楼,流晖及菌阁。
上收花雾红,下见春烟薄。
信美是殊邦,而淹佐时略。
自惭江外人,敢慕淮南作。

白话文翻译:

清晨的阳光照耀着城楼,光辉洒落在菌阁上;
高处的花雾红艳,低处的春烟轻薄。
我相信这里确实是个美丽的地方,但我却在时间的流逝中沉沦。
感到羞愧的是我这个江外之人,竟然敢于向淮南的作品致敬。

注释:

  • 初日: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
  • 菌阁: 指一种建筑,可能有特定的文化或地理意义。
  • 花雾红: 花朵的颜色在晨雾中显得红艳。
  • 春烟薄: 指春天的薄雾,轻柔而细腻。
  • 殊邦: 不同的地方,表示这里的美景与众不同。
  • 淮南: 地名,寓意着特定文化或文学成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字德润,号天池,宋代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情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梅尧臣在寿州任职期间,描绘了寿州特有的自然景观,表达了他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自我反思。

诗歌鉴赏:

梅尧臣的《和寿州宋待制九题其一熙熙阁》是一首描绘自然与人文情感的诗歌。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寿州的清晨景象,阳光洒落、花雾缭绕,赋予了这片土地以生机与美感。诗的前半部分通过初日的光辉与春天的烟雾,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意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然而,后半部分的转折则流露出诗人的自卑与惆怅。尽管他对寿州的美景赞不绝口,却因身为“江外人”而感到自愧不如。这种情感的冲突,既是对地方文化的敬仰,也是对自身位置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个人价值与外部世界的复杂关系。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之间取得了良好的平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初日照城楼: 清晨的阳光照耀着城楼,给人带来温暖和光明。
  2. 流晖及菌阁: 光辉洒落在菌阁上,展现出建筑的美丽。
  3. 上收花雾红: 高处的花朵在晨雾中显得红艳欲滴。
  4. 下见春烟薄: 低处的春烟轻薄,给人以柔和的感觉。
  5. 信美是殊邦: 这里确实是个美丽的地方,令人信服。
  6. 而淹佐时略: 然而我却在时间的流逝中沉沦,感到迷惘。
  7. 自惭江外人: 作为江外的人,我感到羞愧。
  8. 敢慕淮南作: 我竟然敢于向淮南的作品致敬。

修辞手法:

  • 比喻: 用“春烟薄”比喻春天的轻柔。
  • 对仗: 诗中上下句形成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对自身处境的思考与自我认知的矛盾,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初日: 象征新的开始与希望。
  • 菌阁: 代表人文景观与历史积淀。
  • 花雾红: 象征生命的美好与绚烂。
  • 春烟薄: 代表春天的柔情与轻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初日”指的是什么?

    • A. 晚霞
    • B. 清晨的阳光
    • C. 夜晚的星光
  2. 诗人在诗中自惭的原因是什么?

    • A. 他对诗歌的热爱
    • B. 他对寿州的美景感到自愧
    • C. 他是江外之人

答案:

  1. B. 清晨的阳光
  2. B. 他对寿州的美景感到自愧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孟浩然的《春晓》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梅尧臣与王维的作品都描绘了自然景观,但梅尧臣更注重对人文情感的表现,王维则倾向于表达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两者在意象上各有千秋,反映出不同的文化背景与个人风格。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梅尧臣全集》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福清薛明府太平禾图 病中九首 挽李端 杂兴十首 题真仁夫画卷 木兰花慢·维摩居士室 挽史馆资政木石尤公三首 其三 去春 食早荔七首 九叠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禾字旁的字 晨兢夕厉 活变 销结尾的成语 嘴巴骨子 去甚去泰 商业 铁壁铜墙 臼字旁的字 糹字旁的字 社会主义公有制 兀字旁的字 攻守同盟 龙字旁的字 富在知足 瞩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