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8:53: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53:26
初日照城楼,流晖及菌阁。
上收花雾红,下见春烟薄。
信美是殊邦,而淹佐时略。
自惭江外人,敢慕淮南作。
清晨的阳光照耀着城楼,光辉洒落在菌阁上;
高处的花雾红艳,低处的春烟轻薄。
我相信这里确实是个美丽的地方,但我却在时间的流逝中沉沦。
感到羞愧的是我这个江外之人,竟然敢于向淮南的作品致敬。
梅尧臣,字德润,号天池,宋代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情的细腻观察。
该诗作于梅尧臣在寿州任职期间,描绘了寿州特有的自然景观,表达了他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自我反思。
梅尧臣的《和寿州宋待制九题其一熙熙阁》是一首描绘自然与人文情感的诗歌。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寿州的清晨景象,阳光洒落、花雾缭绕,赋予了这片土地以生机与美感。诗的前半部分通过初日的光辉与春天的烟雾,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意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然而,后半部分的转折则流露出诗人的自卑与惆怅。尽管他对寿州的美景赞不绝口,却因身为“江外人”而感到自愧不如。这种情感的冲突,既是对地方文化的敬仰,也是对自身位置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个人价值与外部世界的复杂关系。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之间取得了良好的平衡。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对自身处境的思考与自我认知的矛盾,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情感基调。
诗中“初日”指的是什么?
诗人在诗中自惭的原因是什么?
梅尧臣与王维的作品都描绘了自然景观,但梅尧臣更注重对人文情感的表现,王维则倾向于表达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两者在意象上各有千秋,反映出不同的文化背景与个人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