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5:13: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5:13:40
挽徐泰初 其三
(刘岩 〔清代〕)
造物使子穷,穷且至于死。
死且在道途,何为命如此。
孱孱浮薄躯,船木薄如纸。
潞水深复深,蛟鼍弄牙齿。
一榇波上轻,归去三千里。
篷窗夜哭声,如在枫林里。
造物让你受尽穷困,困苦至极终究要死。
即便死在旅途上,为什么命运如此悲惨。
你这孱弱的身体,船只轻薄如纸。
潞水深得无比,蛟龙和鳄鱼在水中翻腾。
一只棺木轻轻漂浮,归去的路途有三千里。
篷窗外的夜哭声,仿佛是在枫树林中回荡。
刘岩,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常反映出对命运的思考与对人生的感慨。他的诗风沉郁,情感真挚,常表现出对亲友的怀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感叹。
本诗创作于对友人徐泰初的悼念之际。徐泰初是一位性情中人,刘岩用此诗表达对其生前不幸的惋惜及对友人逝去的深切哀悼。
《挽徐泰初 其三》是一首感情深沉的悼亡诗,诗人通过对命运的无奈与对友人逝去的悲痛,展现了人世间的悲剧与无常。首联“造物使子穷,穷且至于死”直抒胸臆,揭示了命运的残酷与无情。诗人感叹,友人即使在穷困潦倒中,最终也未能逃脱死亡的命运,这种无奈让人心痛。接下来的描写则将目光转向旅途中的孤独与惶恐,强调生命的脆弱,“孱孱浮薄躯,船木薄如纸”,不仅描绘了友人虚弱的状态,也暗示了生命的轻薄,犹如漂浮在水面上的船只。
“潞水深复深,蛟鼍弄牙齿”则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友人归途艰难的感慨,水的深邃与蛟龙、鳄鱼的存在象征着前方的未知与危险。诗的后半部分,一榇轻轻漂浮在波上,暗指友人的灵柩,远行的归路又是那样遥远,仿佛三千里的距离让人感到无尽的孤独与失落。“篷窗夜哭声,如在枫林里”的比喻,勾勒出一种凄美的氛围,令人不禁联想到秋天的枫林,萧瑟的风声和落叶的悲鸣,最终将思绪推向了深深的伤感。
整首诗通过对命运的无奈感叹和对逝去友人的哀悼,表现了人生的脆弱与无常,传达出对生死的深刻思考与对友情的珍视。
诗中“造物使子穷”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愉悦
B. 无奈
C. 希望
D. 愤怒
“潞水深复深”中“深”字的意义是什么?
A. 浅薄
B. 深邃
C. 清澈
D. 平静
诗中“篷窗夜哭声”所传达的情感是什么?
A. 喜悦
B. 寂寞
C. 哀伤
D. 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