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病中杂诗》

时间: 2025-05-02 12:18:44

诗句

兔魄晦乃光,尺蠖屈乃伸。

众顺死之辖,诸逆生之门。

聋者目善视,瞽者耳善闻。

缺一得专一,用志斯不分。

困尔以疢痗,加之以艰辛。

谁悟天地意,无恩乃殊恩。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18:44

原文展示

病中杂诗
作者: 刘岩 〔清代〕

兔魄晦乃光,尺蠖屈乃伸。
众顺死之辖,诸逆生之门。
聋者目善视,瞽者耳善闻。
缺一得专一,用志斯不分。
困尔以疢痗,加之以艰辛。
谁悟天地意,无恩乃殊恩。

白话文翻译

兔子的月亮光芒在阴暗的时刻才显现,尺蠖在屈曲时才能舒展。
众人都顺应死亡的束缚,只有逆流而上才能走向生机。
聋人却能看得清楚,盲人却能听得明白。
缺乏一样就能专注于一件事,心意集中则万事不分。
你因病痛而困扰,还要承受更多的艰辛。
谁能领悟天地的深意?没有恩惠的反而是特别的恩惠。

注释

  • 兔魄:指兔子的月亮,象征光明与希望。
  • 尺蠖:一种虫子,可以蜷缩、伸展,比喻逆境中求生的智慧。
  • 众顺死之辖:众人都屈从于死亡的束缚。
  • 聋者目善视,瞽者耳善闻:意在表达缺陷者在某些方面会有特别的能力。
  • 疢痗:指病痛。
  • 无恩乃殊恩:强调在逆境中理解生命的真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岩,清代诗人,其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感受为主,擅长描绘自然与人情的细腻变化。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作者生病期间,反映了他在病痛中的思考与感悟,表现出一种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对逆境的反思。

诗歌鉴赏

《病中杂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表现了作者在疾病中对生命的思考。诗中以兔子和尺蠖为喻,分别象征着光明与逆境中求生的智慧。尤其是“众顺死之辖,诸逆生之门”一联,揭示了在社会与自然的压力下,只有逆流而上才能找到生机,展现了人们在逆境中的坚韧与智慧。

诗中提到的聋人与瞽者,传达了一种“缺一得专一”的哲理,强调在困境中人们往往会激发出超常的能力,反映了人与命运斗争的智慧与勇气。最后一句“无恩乃殊恩”则深刻地指出,面对生命的苦难,理解和领悟生命本身的意义才是最大的恩惠,体现了作者超然的哲学思考与从容的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兔魄晦乃光:暗示在困境中仍有希望的光芒。
  • 尺蠖屈乃伸:比喻在逆境中寻找生存之道。
  • 众顺死之辖,诸逆生之门:强调顺应与逆流的选择。
  • 聋者目善视,瞽者耳善闻:反映缺陷与补偿之间的关系。
  • 缺一得专一:表达专注的重要性。
  • 困尔以疢痗,加之以艰辛:描绘疾病带来的痛苦。
  • 谁悟天地意,无恩乃殊恩:哲学的思考,强调理解生命的真谛。

修辞手法:

  • 比喻:兔魄与尺蠖均用作生命境遇的隐喻。
  • 对仗:如“聋者目善视,瞽者耳善闻”形成鲜明对比。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病痛为背景,探讨生命的意义与逆境中的生存智慧,强调在困境中对生命的理解与反思。

意象分析

  • 兔魄:象征希望与光明,暗示人在困境中寻求生机。
  • 尺蠖:象征逆境中求生的智慧与灵活。
  • 聋者与瞽者:体现出缺陷与能力的辩证关系,象征逆境中的超常能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兔魄晦乃光”中,兔魄象征什么? A. 死亡
    B. 光明
    C. 痛苦
    答案:B

  2. “缺一得专一”意味着什么? A. 失去一切
    B. 专注于一件事
    C. 无所作为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现面对困境的思考。
  • 李白的《静夜思》:探讨孤独与思乡之情。

诗词对比

  • 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对比,刘岩强调的是在病痛中的领悟,而白居易则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均有对生命的深刻反思,但侧重点各异。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西湖晚眺 西湖 西湖寓次得云间张文敏墨梅册子欣然成诗十首 其二 西湖山居 西湖竹枝词 西湖采莲曲二首 西湖十咏 其六 西湖春日壮游即事 其四 西湖 西湖歌五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幕友 己字旁的字 开疆展土 车字旁的字 棒球 方字旁的字 同休共戚 山海之味 安如磐石 咖喱 糸字旁的字 爿字旁的字 班功行赏 雾关云洞 讲叙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