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4:49: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4:49:18
春湖柳色黄,宿藕冻犹僵。
翻沼龙蛇动,撑船牙角长。
清泉浴泥滓,粲齿碎冰霜。
莫使新梢尽,炎风翠盖凉。
春天的湖面上,柳树的颜色泛着黄绿色,沉睡的藕在冰冻中依然僵硬。水面下,龙蛇翻动,撑船的桨像牙齿般长。清澈的泉水冲刷着泥土,阳光照射下,碎冰闪耀着光芒。不要让新梢尽头凋零,炎热的风使得翠绿的树叶变得凉爽。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美,号允升,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弟弟。他在诗词、散文、书法等领域都有很高的造诣,与兄长苏轼一同被称为“苏门四学士”。苏辙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山水风景,常以细腻的笔触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感悟。
《踏藕》创作于春季,诗人描绘了春天湖泊的生机与变化,展现了自然界的复苏。此时,苏辙可能正经历着人生的某种变化,借助自然景象来抒发自己对生命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待。
《踏藕》通过对春天湖泊景象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首联“春湖柳色黄,宿藕冻犹僵”,生动描绘了春天的到来,柳树的嫩芽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黄绿交错,而沉睡的藕则还停留在冬季的寒冷中,形成鲜明的对比,寓意着生命的延续与希望。
次联“翻沼龙蛇动,撑船牙角长”中,“龙蛇”意象的使用,生动体现了水中生物的活跃,暗示着春天的生机即将到来。而“撑船牙角长”则通过船桨的形象,表现出人们在春天的活动,象征着对生活的热情与向往。
后两联则描绘了湖水的清澈与春天的气息,“清泉浴泥滓,粲齿碎冰霜”展现了自然的纯净与美丽。最后一句“莫使新梢尽,炎风翠盖凉”则是诗人的告诫,提醒人们珍惜新生的生命,不要让它们在炎热中凋零,这既是对自然的叮嘱,也是对人生的感悟,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与珍惜。
整首诗在描写自然的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慨,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具有深刻的哲理意义。
整首诗以春天的湖泊为背景,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描绘,表达了对生命的珍惜与热爱,强调了生机与希望的主题。诗人在自然之美中,传达出对生活的热情和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踏藕》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春湖柳色黄”主要描绘了什么季节的景象?
“莫使新梢尽”这句诗的意思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