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踏藕》

时间: 2025-04-23 04:49:18

诗句

春湖柳色黄,宿藕冻犹僵。

翻沼龙蛇动,撑船牙角长。

清泉浴泥滓,粲齿碎冰霜。

莫使新梢尽,炎风翠盖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4:49:18

原文展示

春湖柳色黄,宿藕冻犹僵。
翻沼龙蛇动,撑船牙角长。
清泉浴泥滓,粲齿碎冰霜。
莫使新梢尽,炎风翠盖凉。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湖面上,柳树的颜色泛着黄绿色,沉睡的藕在冰冻中依然僵硬。水面下,龙蛇翻动,撑船的桨像牙齿般长。清澈的泉水冲刷着泥土,阳光照射下,碎冰闪耀着光芒。不要让新梢尽头凋零,炎热的风使得翠绿的树叶变得凉爽。

注释

  • 春湖:春天的湖泊,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宿藕:指冬天遗留下来的藕,代表着残存的生命力。
  • 翻沼:水面波动,象征着生动的自然景象。
  • 龙蛇动:比喻水中的生物活跃,表现出春天的生机。
  • 牙角:指船桨,形状像牙齿。
  • 清泉:清澈的泉水,象征着纯洁与生机。
  • 泥滓:泥土与水的混合物。
  • 粲齿:形容冰的晶莹剔透。
  • 新梢:新生的枝条,象征着新的生命。
  • 炎风:热风,代表夏季的到来。
  • 翠盖:青翠的树叶,给人清凉的感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美,号允升,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弟弟。他在诗词、散文、书法等领域都有很高的造诣,与兄长苏轼一同被称为“苏门四学士”。苏辙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山水风景,常以细腻的笔触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踏藕》创作于春季,诗人描绘了春天湖泊的生机与变化,展现了自然界的复苏。此时,苏辙可能正经历着人生的某种变化,借助自然景象来抒发自己对生命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待。

诗歌鉴赏

《踏藕》通过对春天湖泊景象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首联“春湖柳色黄,宿藕冻犹僵”,生动描绘了春天的到来,柳树的嫩芽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黄绿交错,而沉睡的藕则还停留在冬季的寒冷中,形成鲜明的对比,寓意着生命的延续与希望。

次联“翻沼龙蛇动,撑船牙角长”中,“龙蛇”意象的使用,生动体现了水中生物的活跃,暗示着春天的生机即将到来。而“撑船牙角长”则通过船桨的形象,表现出人们在春天的活动,象征着对生活的热情与向往。

后两联则描绘了湖水的清澈与春天的气息,“清泉浴泥滓,粲齿碎冰霜”展现了自然的纯净与美丽。最后一句“莫使新梢尽,炎风翠盖凉”则是诗人的告诫,提醒人们珍惜新生的生命,不要让它们在炎热中凋零,这既是对自然的叮嘱,也是对人生的感悟,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与珍惜。

整首诗在描写自然的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慨,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具有深刻的哲理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春湖柳色黄:春天的湖面上,柳树的颜色显得黄绿,象征着春天的生机。
  2. 宿藕冻犹僵:冬天遗留下来的藕在冰冻中依然僵硬,暗示着生命的残留与期盼。
  3. 翻沼龙蛇动:水面翻动,象征着生物在水中活跃,表现出春天的生机。
  4. 撑船牙角长:船桨像牙齿一样长,生动形象,带出春天的活动气息。
  5. 清泉浴泥滓:清澈的泉水冲刷泥土,表现出自然的纯净。
  6. 粲齿碎冰霜:阳光照射下的冰霜晶莹剔透,展现出美丽的自然景象。
  7. 莫使新梢尽:告诫人们不要让新生的枝条凋零,蕴含珍惜生命的哲理。
  8. 炎风翠盖凉:炎热的夏风使得翠绿的树叶带来清凉,表现出生命的变化。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撑船牙角长”,通过形象的比喻使得船桨生动可感。
  • 拟人:如“翻沼龙蛇动”,赋予水中的生物以生命,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全诗的结构工整,对仗工整,使得诗句更具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春天的湖泊为背景,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描绘,表达了对生命的珍惜与热爱,强调了生机与希望的主题。诗人在自然之美中,传达出对生活的热情和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湖: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柳色:代表春天的到来与新生的气息。
  • 宿藕:象征着残存的生命力。
  • 龙蛇:象征着自然的活力。
  • 清泉:象征着生命的纯洁与生机。
  • 新梢: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发展。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踏藕》的作者是谁?

    • A. 苏东坡
    • B. 苏辙
    • C. 李白
    • D.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春湖柳色黄”主要描绘了什么季节的景象?

    • A. 夏天
    • B. 秋天
    • C. 冬天
    • D. 春天
  3. “莫使新梢尽”这句诗的意思是什么?

    • A. 不要让新生的枝条凋零
    • B. 让新生的枝条长得更长
    • C. 不要让新生的枝条生长
    • D. 让新生的枝条枯萎

答案

  1. B. 苏辙
  2. D. 春天
  3. A. 不要让新生的枝条凋零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苏辙《踏藕》 vs 王维《山居秋暝》: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景象,但苏辙更加关注春天的生机与希望,而王维则通过秋天的宁静表现出一种淡泊与超然的境界。

参考资料

  • 《宋诗选》:包含苏辙及其他宋代诗人的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史》:关于古代文学发展及诗人介绍的参考书籍。
  • 《诗词鉴赏》:分析与解读古诗词的专业书籍。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追昔行 老去也 酬牛秀才登楼见示 观竞渡(一作刘禹锡诗,一作张建封诗) 灵台家兄古镜歌 韦寿博书斋(一作温庭筠诗) 长安春日 禁火 席上酬东川严中丞叙旧见赠 大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攘的成语 战不旋踵 谷字旁的字 老子婆娑 奇风异俗 骨字旁的字 見字旁的字 拽欛扶犁 鼠字旁的字 跣行 雪花膏 包含汹的词语有哪些 守财奴 斥逐 随驴把马 力字旁的字 吃孽 包含瞋的成语 包含貂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