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次韵子瞻招王蘧朝请晚饮》

时间: 2025-05-07 09:01:34

诗句

矫矫公孙才不贫,白驹冲雪喜新春。

忽过银阙迷归路,误认瑶台寻故人。

访我不嫌泥正滑,留君深愧酒非醇。

归时九陌铺寒月,清绝空教仆御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01:34

原文展示:

矫矫公孙才不贫,
白驹冲雪喜新春。
忽过银阙迷归路,
误认瑶台寻故人。
访我不嫌泥正滑,
留君深愧酒非醇。
归时九陌铺寒月,
清绝空教仆御颦。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才华横溢的朋友在春天聚会的场景。公孙的才华出众,生活富裕,迎春时节,白色的马儿在雪地中奔腾,令人欢喜。诗人忽然经过银色的宫阙,迷失了归家的道路,误以为找到了瑶台,想去寻找旧友。来访的朋友不嫌泥泞的路滑,诗人却因此感到愧疚,因为自己所奉上的酒并不醇厚。回家的路上,月光洒在寒冷的小路上,空旷的夜色让仆人不由得露出皱眉的神情。

注释:

  • 矫矫:形容人风采出众、气宇轩昂。
  • 公孙:指的是公孙大娘,指代有才华的人。
  • 白驹:白色的马,象征春天的到来。
  • 银阙:形容华丽的建筑,多指宫殿。
  • 瑶台: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理想的地方。
  • 深愧:感到非常愧疚。
  • 归时九陌:回家的时候,指代回家的路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瞻,号晦庵,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书法家,与其兄苏轼并称。苏辙的诗词风格清新淡雅,常以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故为题材,表达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宋代,正值春季,诗人在与朋友相聚时,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春天的欢愉,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中琐事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天为背景,充满了生机和友谊的温暖。开头两句描绘了公孙的才华和春天的景象,展现了诗人与朋友的亲密关系。接下来的两句则转折,通过“迷归路”和“误认瑶台”表达出一种对友情的渴望和对现实的迷惘。诗人并不在意泥泞的道路,反而感到愧疚,显示出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和自我反思。最后两句用“寒月”和“御颦”的意象,传达了在归途中那种孤独与思念的情感。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渗透出一股清新而又淡淡的忧伤,反映出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二句通过描写“公孙”的才华和春天的喜悦,表现出一种乐观向上的情绪。
    • 第三、四句的“迷归路”和“误认瑶台”则引入了动情的转折,表现出诗人对友人情感的追忆。
    • 第五、六句通过“泥正滑”和“酒非醇”,体现了诗人对友人来访的感激和内心的愧疚。
    • 第七、八句通过“寒月”和“仆御颦”传达出归家路上的孤独感,深化了情感。
  • 修辞手法

    • 使用了比喻(如“银阙”和“瑶台”)和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和美感。
  • 主题思想

    •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与人生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欢愉又有愧疚,表现出一种人生哲学的深度。

意象分析:

  • 白驹:象征着春天的到来,生命的活力。
  • 银阙:象征着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 瑶台:象征理想的友谊与美好的人生。
  • 寒月:象征孤独与思念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矫矫”形容的是谁的特点? A. 贫穷
    B. 风采出众
    C. 年龄

  2. “白驹冲雪”中的“白驹”象征什么? A. 冬天
    B. 生命的活力
    C. 友谊

  3. 诗人对朋友来访的感受是? A. 高兴
    B. 愧疚
    C. 忧伤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夜喜雨》 by 杜甫
  • 《月夜忆舍弟》 by 杜甫

诗词对比:

  • 苏轼的《浣溪沙》:同样表达对友谊的珍视,但更侧重于对自然的描绘和哲理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调笑令 调笑令 调笑令 调笑令 调笑令·兰桡 调笑令·银屏 调笑令·人立 调笑令·缓归 调笑令·孔雀 调笑令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布褐 火字旁的字 方凿圆枘 殚精极虑 毋字旁的字 包含勋的词语有哪些 欢欣踊跃 三点水的字 门户之见 玄字旁的字 珠幌 迦提 无偏无颇 惜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采字头的字 穷妙极巧 帽耳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