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1:48: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48:44
寒日流短明,凉风起秋色。
嗷嗷雁晨翔,悄悄蛩夜织。
节物悲旅人,天地亦行客。
心事已如翁,但知头未白。
黄公青云气,畴昔振六翮。
成纪独不侯,长沙尝远谪。
卖瓜青门外,种豆南山侧。
浩歌写穷愁,我预闻损益。
外事来无涯,开口笑不得。
惟当林下游,相存度阡陌。
寒冷的阳光渐短而明亮,凉风吹起了秋天的色彩。
大雁在晨空中鸣叫翱翔,夜晚的蝉声悄然编织。
时节的变迁让旅人感到悲伤,天地之间也如同行走的客人。
我的心事已经如同白发苍苍的老人,唯有知道头发尚未斑白。
黄公的青云气概,曾经让我鼓翼高飞。
成纪却不被重用,长沙曾经让我遭到远谪。
青门外有人卖瓜,南山旁有人种豆。
我高歌写尽心中的愁苦,早已听闻世事的得失。
外面的事情无尽无涯,开口笑谈却难以自得。
唯有在林间游玩,互相陪伴,度过这条田间小路。
作者介绍:刘攽是宋代的一位诗人,作品多以抒情见长,擅长描绘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的交融。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秋季,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及旅途的孤独,反映了他在政治上的失意与个人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感慨和对理想的追求。开篇的“寒日流短明,凉风起秋色”,展示了秋天的萧瑟与短暂,引人入胜。接着通过“嗷嗷雁晨翔,悄悄蛩夜织”,将大自然的声音与景象生动地呈现出来,增添了诗的动感。
诗中“节物悲旅人,天地亦行客”一句,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思考,似乎暗示着每一个人都是在时光的洪流中漂泊不定的行者。随着情感的递进,诗人回忆起自己的往昔,感到仕途的失落与无奈,尤其在“成纪独不侯,长沙尝远谪”中,流露出对当年理想的追忆与现实的无奈。
整首诗不仅仅是在描绘自然与个人的情感,更是在探索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最后的“惟当林下游,相存度阡陌”则是一种豁达的生活态度,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陪伴与温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主要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理想追求与现实失落的感慨,展现了诗人豁达的生活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寒日流短明”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特点?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诗人提到的“黄公”是指:
A. 一位古代诗人
B. 一位历史人物
C. 诗人的朋友
D. 一位画家
“惟当林下游,相存度阡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态度?
A. 追求名利
B. 享受自然与陪伴
C. 忧伤与失落
D. 远离世俗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在刘攽的诗中,秋天的景象与孤独的心情交织,而杜甫的《春望》则通过春天的景色反映了国破家亡的悲痛,两者虽在意境和情感上有差异,但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刘攽更偏向于个人内心的独白,而杜甫则是在历史背景下的情感宣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