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牧童》

时间: 2025-07-28 12:23:07

诗句

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垄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12:23:07

原文展示

骑牛远远过前村,
吹笛风斜隔垄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
机关用尽不如君。

白话文翻译

骑着牛,远远地经过前面的村庄,
吹着笛子,微风斜斜地传来笛声。
多少长安的名利之客,
用尽心机也不如你。

注释

字词注释

  1. 骑牛:骑在牛背上,形容牧童的生活状态。
  2. 前村:指的是诗人经过的前面那个村庄。
  3. 吹笛:指吹奏笛子,表现牧童的悠闲。
  4. 风斜:微风斜吹,给笛声增添了动感。
  5. 长安:古代中国的都城,象征着权力与富贵。
  6. 名利客:追求名利的人,通常形容那些在城市中打拼的人。
  7. 机关:心机、手段。

典故解析

“长安名利客”提到的长安,作为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吸引了无数追逐名利的人。诗中提及这些名利客,暗含对世俗追求的批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宋代著名书法家、诗人,与苏轼、米芾并称“宋四家”。他的一生经历了多个政治起伏,作品多具个性化,反映了对人生、社会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牧童》写于黄庭坚的晚年,正值社会动荡、名利纷争的时期,诗人以牧童的简单生活为对比,表达了对名利的鄙视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牧童》是一首充满田园气息的诗,诗人通过描绘牧童骑牛吹笛的闲适场景,展现了一种远离尘嚣、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第一句“骑牛远远过前村”直接引入了牧童的形象,牛和村庄的描写让人感受到一种自然和宁静。第二句“吹笛风斜隔垄闻”则通过细腻的听觉描写,将观者的注意力从视觉转向听觉,笛声在风中飘荡,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

接下来的两句“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则是诗歌的转折,诗人通过对比,揭示了名利的虚幻与牧童生活的真实。长安的名利客们不断追逐功名利禄,然而即使他们使尽心机,也不如那位自由自在的牧童来得快乐。诗人以此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深刻反思,强调了简单生活的真谛。整首诗既有自然的美感,又融合了深刻的哲理,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骑牛远远过前村”:描绘牧童的悠闲情景,表现出一种宁静的田园生活。
  2. “吹笛风斜隔垄闻”:通过细腻的描绘,传达出笛声在风中飘荡的意境,渲染出自然的和谐美。
  3. “多少长安名利客”:引入对比,暗示现实中追名逐利的繁忙。
  4. “机关用尽不如君”:用以表达对名利的批判,突出牧童的生活更加真实和快乐。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将名利客与牧童进行对比,突出其生活状态的不同。
  • 意象:牛、笛声等自然意象,构成了诗的主要画面,传达出田园的宁静。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牧童的简单生活为中心,表达了对追名逐利生活的批判,以及对自由、真实、自然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对比,强调名利的虚幻与田园生活的真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着踏实、勤劳的生活。
  2. 笛声:代表着自由与快乐,传达出一种悠闲的生活态度。
  3. 长安:象征着社会的繁华与名利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骑牛的人物是什么身份?

    • A. 名利客
    • B. 牧童
    • C. 诗人
    • D. 渔夫
  2. “多少长安名利客”中的“长安”象征什么?

    • A. 自然
    • B. 富贵与权力
    • C. 乡村
    • D. 书院
  3. 诗中所表达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 A. 追求名利
    • B. 田园生活的宁静
    • C. 对权力的渴望
    • D. 人生的悲苦

答案

  1. B. 牧童
  2. B. 富贵与权力
  3. B. 田园生活的宁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 王维的《竹里馆》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二者都通过对比展现了田园生活的美好,但《牧童》更强调对名利的批判,而《竹里馆》则更注重内心的宁静。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醉太平十四首 其六 醉太平十四首 其五 醉太平十四首 其四 醉太平 和辛稼轩韵 醉太平 岁暮,次辛稼轩韵 醉太平 醉太平 醉太平二首 其二 醉太平二首 其一 醉太平•金钱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吾道将东 廾字旁的字 履结尾的成语 菲食薄衣 雕虫薄技 色字旁的字 屮字旁的字 取信 遐邻 绞丝旁的字 托咐 元宵节 珠襦玉匣 小字头的字 与世推移 以水洗水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