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33: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33:24
萧巽葛敏修二学子和予食笋诗次韵答之二首
韭黄照春盘,菰白媚秋菜。
惟此苍竹苗,市上三时卖。
江南家家竹,翦伐谁主宰。
半以苦见疏,不言甘易坏。
葛陂雕龙睡,未索儿孙债。
獭胆能分杯,虎魄妙拾芥。
此物于食殽,如客得傧介。
思入帝鼎烹,忍遭饥涎嘬。
懒林供翰墨,碪杵风号噫。
每下叹枯株,焚如落樵采。
韭菜嫩黄映衬着春天的盘子,菰米洁白吸引着秋天的菜肴。
只有这青竹苗,在市场上三季都有售。
江南的每家每户都有竹子,砍伐竹子的权力究竟归谁?
一半是因为竹子长得稀疏,另一半则不愿意说它的甜美容易坏掉。
葛陂那边的雕龙正在沉睡,没有向儿孙索要债务。
獭的胆汁可以分给朋友,老虎的爪子则是捡芥菜的妙用。
这些东西用来做菜,就像客人得到的喜庆礼物。
思绪进入帝王的鼎中烹煮,忍不住饥饿地流口水。
懒散的树林提供着书写的墨水,碾磨的杵声在风中发出叹息。
每次看到枯朽的树株,都叹息它如同落下的樵夫的采伐。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宋代著名诗人、书法家,苏轼的好友。其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怀与自然景观。
创作背景
此诗是在与友人聚会时,因食用竹笋而作,展现了对自然食材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诗中通过描绘多样的竹子与竹笋,表达了对江南自然的依恋。
这首诗以竹笋为引子,穿插了对自然与生活的思考。开篇描绘韭菜和菰米,展现了春秋时节的农田气息,随后转向竹子,强调其在江南生活中的重要性。诗人通过“江南家家竹”的描写,生动地表现了竹子的普遍性和生活的密切关系。
竹子不仅是生活中的食材,更象征着一种坚韧和清白的精神。诗中提到“翦伐谁主宰”,引发对生活控制的思考。接着,诗人以“獭胆能分杯,虎魄妙拾芥”来比喻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人们在享用自然资源时的智慧与道德。
最后,诗人以“每下叹枯株,焚如落樵采”结尾,表达对生命无常的感叹和对自然法则的理解。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表现了诗人对生活和自然的深刻理解,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与哲理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竹笋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生活的感悟,反映了人们在享受自然馈赠时的哲理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韭黄”指的是什么季节的食材?
A. 夏季
B. 秋季
C. 春季
D. 冬季
“江南家家竹,翦伐谁主宰”中,诗人提出了什么样的思考?
A. 竹子的美丽
B. 生活的控制权
C. 竹子的用途
D. 竹子的价格
诗中“懒林供翰墨”表达了怎样的意象?
A. 书法的艺术
B. 书写的灵感
C. 自然的馈赠
D. 生活的惬意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