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答龙门潘秀才见寄》

时间: 2025-08-04 08:29:50

诗句

男儿四十未全老,便入林泉真自豪。

明月清风非俗物,轻裘肥马谢儿曹。

山中是处有黄菊,洛下谁家无白醪。

相得秋来常日醉,伊川清浅石楼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4 08:29:50

原文展示:

答龙门潘秀才见寄
作者:黄庭坚 〔宋代〕

男儿四十未全老,
便入林泉真自豪。
明月清风非俗物,
轻裘肥马谢儿曹。
山中是处有黄菊,
洛下谁家无白醪。
相得秋来常日醉,
伊川清浅石楼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
一个男子四十岁还未算老,能够进入山林和泉水中生活,真是自豪。明亮的月光和清新的风不是世俗之物,轻便的衣裳和肥美的马匹可以告别那些官场的儿女。山中到处都可以看到黄菊,而洛阳下又有谁家没有美酒呢?在这个秋天,我常常醉酒,与自然相伴,伊川的水流清浅,石楼高耸。

注释:

  • 男儿:指成年男子,强调年纪尚轻。
  • 全老:指完全老去,这里强调尚未衰老。
  • 林泉:指大自然中的山林和泉水,象征隐逸生活。
  • 明月清风:自然景物,代表清新脱俗的生活。
  • 轻裘肥马:指轻便的衣服和丰盛的马,象征豪华与享受。
  • 黄菊:指秋天的菊花,象征高洁与雅致。
  • 白醪:指美酒,象征享乐与生活的乐趣。
  • 相得:相聚、相交,意指与自然相融合。
  • 伊川:指伊水,流淌的河流,象征自然的宁静与美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宋代著名诗人、书法家,是“苏黄”派的重要代表。他的诗歌多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风格清新、率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黄庭坚写给他的朋友潘秀才的寄诗,表达了他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思念。诗中反映了宋代文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以及对世俗生活的厌倦。

诗歌鉴赏:

《答龙门潘秀才见寄》是黄庭坚的一首抒情诗,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热爱与对友人的深情。诗的开头,黄庭坚以“男儿四十未全老”开篇,强调了人到中年的自信与从容,表现出对生命的积极态度。接着,他用“明月清风非俗物”表达了对自然清新之美的推崇,体现了他淡泊名利的生活哲学。

“轻裘肥马谢儿曹”则揭示了对官场浮华的拒绝,诗人宁愿选择简朴的生活,在山中与自然为伴。这里,诗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色深度交融,展现出一种豁达的生活态度。

接下来的描写中,山中的黄菊与洛下的白醪形成鲜明对比,诗人通过具体的意象表现了人生的乐趣与自由。最后,“相得秋来常日醉”一联,表达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恣意生活的理想。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清新,既有对友人的牵挂,又有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黄庭坚作为文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男儿四十未全老:男子到了四十岁,虽然不再年轻,但依然充满活力。
  2. 便入林泉真自豪:进入山林和泉水的生活,感到非常自豪。
  3. 明月清风非俗物:明亮的月光与清新的风,都是超越世俗的存在。
  4. 轻裘肥马谢儿曹:轻便的衣服和丰盛的马匹,告别了那些浮华的生活。
  5. 山中是处有黄菊:山中到处盛开着黄菊,象征着高洁的品德。
  6. 洛下谁家无白醪:在洛阳下,几乎每家都有美酒,展现了生活的乐趣。
  7. 相得秋来常日醉:在秋天的日子里,常常与自然同醉。
  8. 伊川清浅石楼高:伊川水流清浅,石楼高耸,描绘出优美的自然景象。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明月清风比作非世俗之物,增强了自然的意象。
  • 对仗:全诗多处使用对仗,如“轻裘肥马”与“明月清风”,形成和谐的节奏感。
  • 排比:通过列举意象的方式,展示出诗人对自然的多重感受。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强调隐逸生活的理想,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超脱。通过具体的意象,传达出一种追求自由与内心宁静的愿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林泉:象征自然的清新与自由。
  • 明月清风:代表着高洁、超脱的生活态度。
  • 黄菊:象征着隐逸高洁的品德。
  • 白醪:象征着生活的享乐与滋润。
  • 秋醉:表现出一种洒脱、无拘无束的生活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男儿四十未全老”表达了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A. 对年龄的恐惧
    B. 对生命的自信
    C. 对官场的向往
    答案:B

  2. “明月清风非俗物”中的“非俗物”指的是什么?
    A. 普通的生活
    B. 超凡脱俗的自然
    C. 浮华的享乐
    答案:B

  3. 诗中提到的“黄菊”象征着什么?
    A. 浮华的名利
    B. 隐逸高洁的品德
    C. 生活的乐趣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饮酒》——陶渊明
  • 《山中问答》——王维

诗词对比

  • 陶渊明的《饮酒》与黄庭坚的《答龙门潘秀才见寄》都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前者更强调个人的孤独与自我反省,而后者则更注重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和与友人的情谊。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黄庭坚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以上内容涵盖了《答龙门潘秀才见寄》的原文、翻译、注释、背景、鉴赏、解析等方面,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

相关查询

二月二日挑菜节大雨不能出 送张天觉使河东席上分题得将字 秋园杂感 探春有感二首 早登望嵩楼望少室雪畏风不敢招客 送李公辅赴宰宣城 所居堂后北篱下获二蛇一小色赤长二尺许一大色黑长七尺围四五寸尾可贯百钱尽放之 春日杂诗六首 逐蛇 寄晁应之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煞的词语有哪些 巾字旁的字 随缘乐助 頁字旁的字 迷人眼目 老獾叼的 三蔡 咫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一时之权 白面儒冠 耂字旁的字 包含弱的成语 走之旁的字 玉瀣 针叶树 熟靼鞭 一心百君 風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