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36: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36:32
原文展示:
告春亭 其一 朱翌 〔宋代〕
一丈宽锄地,三重密盖茅。 分封鸥鹭境,拾翠芰荷坳。 正尔宾中主,居然国外郊。 老来俱倒置,营圃不营巢。
白话文翻译:
我在这宽阔的土地上耕作,用茅草密密地覆盖着三层。 这里成了鸥鹭的领地,我在荷塘边采摘翠绿的荷叶。 我在这里既是宾客又是主人,仿佛身处国外的郊野。 年老之后,我颠倒了生活的重心,忙于园艺而不再建造鸟巢。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翌(1097-1167),字无咎,号潜山,南宋诗人、文学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描写田园生活和自然景色。这首诗可能是在他晚年隐居时所作,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景物的深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田园中的生活情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的“老来俱倒置,营圃不营巢”反映了作者晚年生活重心的转变,从建造鸟巢转向了园艺。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首句“一丈宽锄地”展现了作者耕作的宽阔土地,而“三重密盖茅”则描绘了用茅草覆盖的景象,给人以朴素自然之感。后两句通过对鸥鹭和芰荷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田园的宁静与和谐。最后两句“老来俱倒置,营圃不营巢”则反映了作者晚年生活态度的转变,从关注自然生态转向了园艺,体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的“老来俱倒置,营圃不营巢”反映了作者晚年生活重心的转变,体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三重密盖茅”指的是什么? A. 建筑 B. 遮蔽物 C. 茅草屋 D. 茅草堆 答案:B
诗中的“分封鸥鹭境”比喻了什么? A. 田园的宁静 B. 鸥鹭的领地 C. 自由自在 D. 田园的和谐 答案:B
诗中的“老来俱倒置”反映了什么? A. 生活重心的转变 B. 对自然的热爱 C. 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D. 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