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3:56: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3:56:39
茅舍亦悬弧,欣看第四雏。
自怜牛舐犊,谁谓蚌生珠。
娱老堪提抱,成人任鲁愚。
多情二表弟,良夜待倾壶。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简单的农村生活场景:茅草屋里挂着弓箭,欣喜地看着刚出生的第四只小鸟。自己感慨像牛一样舔舐自己的小牛,谁说蚌会生出珍珠呢?在这个快乐的时刻,老人可以享受抚抱小孩的乐趣,而年轻人则任由他们的愚笨与鲁莽。多情的两个表弟,在这个美好的夜晚期待着美酒的倾倒。
杨慎(1488年-1559年),字用之,号升庵,晚号涧水老人,明代文人,诗人、书法家。他生于明朝中期,经历了朝政的变迁,因其才华出众,曾任职于朝廷,但因政治原因屡遭贬谪。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和生活感悟为题材。
这首诗创作于杨慎的晚年,正值他生活困顿之时。诗中展现了他对简单乡村生活的向往和对亲情的珍视,反映了他在困境中仍保持的乐观情怀。
这首诗在形式上简洁而富有韵律,使用了大量的生活细节,展现了农家生活的质朴与自然。诗的开头通过“茅舍”和“悬弧”构建了一个简单却富有生机的生活场景,接着通过“欣看第四雏”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希望。小鸟的出生象征着新生命的延续,同时也映射了家庭的温暖与繁荣。
中间部分的“自怜牛舐犊”引出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展现了人类情感的真挚。杨慎在这里通过自然界的现象,表达了对人类情感的共鸣,进一步深化了诗的主题。而“谁谓蚌生珠”则带有哲学的思考,暗示了生活中的奇迹和不易。
最后两句“娱老堪提抱,成人任鲁愚”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老人与小孩的互动,既是生活中最为温情的时刻,也是对人性善良的一种肯定。而“多情二表弟,良夜待倾壶”则为整个诗篇增添了一丝温馨的氛围,表现出对亲友相聚的期待与珍惜。
整首诗在平实中透出深情,体现了杨慎的人生哲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家庭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亲情、友情的珍视,展现了生活的美好与简单的快乐,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哲学思考。
诗中“茅舍”指的是什么?
“自怜牛舐犊”中的“牛”象征了什么?
诗中提到的“第四雏”代表了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表弟们期待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