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44: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44:08
河冰
苏辙 〔宋代〕
扁舟多艰虞,与我平日类。
初乘滂洋流,旋涉冻浅地。
日西阴风作,夜半流澌至。
悄然孤寂枕,觉此凝冽气。
河声噤不喧,灯花结复坠。
忽来触舟去,声与裂帛似。
平明发窗扉,吏卒僵未起。
奔腾阵马过,汹涌晴云驶。
纷纷散环玦,卷卷浮席被。
汇流忽腾蹙,曲岸相撑抵。
欹危起丘山,汗漫接洲沚。
连艘恣凌轣,千槌竞纷委。
刚强初悍顽,溃散终披靡。
扫除就虚旷,沿溯弄清泚。
我行无疾徐,乘流得坎止。
偶然追还期,愧此堕千指。
阴阳有定数,开塞亦常理。
穷冬治舟行,嗟此岂天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河流上航行时遇到的困难与思考。诗人乘着小舟,面对艰难的航行,与平日的经历相似。初上大水,随即碰到薄冰。西边的太阳落下,阴风袭来,夜半河水又开始浸泡。孤独寂静,枕着寒冷的气息,发现河声静默无声,灯光的花瓣悄然坠落。忽然有东西触碰到小舟,声响如同撕裂的丝绸。天亮时打开窗户,官吏们还未起床。奔腾的马队经过,汹涌的晴天云彩飘过。凌乱的水波如同散落的环,卷起的水席仿佛覆盖在水面。汇流的水面忽然涌动,曲折的岸边互相支撑。倾斜的山丘和低矮的洲滩交错着。在船上,竞相前进,像千锤百炼般争斗。刚开始的强悍最终也会散去。扫除一切,迎接空旷,沿着水流玩弄清澈的水流。我行舟缓慢,乘流而止。偶尔追寻归期,惭愧自己留有千般牵挂。阴阳有定数,河流的开合也是常理。虽然冬季艰难地行舟,这又岂是天意呢?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美,号涑水,北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与其兄苏轼同为“苏门四学士”之一。苏辙的诗词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观与人生哲理。
《河冰》是在冬季艰难航行的经历中写成,反映了诗人在自然环境中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悟,以及对命运的无奈与接受。
这首《河冰》以河流和小舟为意象,引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自然的深刻感受。全诗生动地描绘了冬季冰封的河面,诗人在逆境中航行的艰辛。开篇以“扁舟多艰虞”引入,既点明了舟行的艰难,也暗示了诗人对生活困境的感慨。
随着诗篇的展开,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将周围的自然景观与个人的情感紧密结合。诗中描绘的“日西阴风作,夜半流澌至”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环境的变化,深刻描绘出冬夜的寒冷与孤寂。随着舟行的推进,诗人感受到河水的力量与自然的变幻,似乎在隐喻人生的起伏与无常。
最后,诗人以“阴阳有定数,开塞亦常理”结束,虽承认命运的定数,却也表现出对命运无奈的接受。这种哲思与自然景观的结合,使得整首诗在意境上更加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对自然的敬畏。
诗歌通过描绘冬季河流的艰难航行,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困境的感受与思索,展现了自然的力量与生命的无常。
选择题:诗中“扁舟多艰虞”的意思是:
A. 小舟很轻
B. 小舟航行困难
C. 小舟速度快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阴阳有定数”是表达了对__的思考。
判断题: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与诗人内心感受是分开的。 (对/错)
可以比较苏辙的《河冰》与王维的《使至塞上》,两者均描绘了自然与人生的关系,但苏辙更关注个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而王维则更侧重于自然的壮丽与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