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3:03:15
不到东湖上,但闻东湖吟。
诗词已清绝,佳境亦可寻。
蜿蜒苍石螭,蟠拏据湖心。
倒腹吐流水,奔注为重深。
清风荡微波,渺渺平无音。
有鳖行在沙,有鱼跃在浔。
鳖圆如新荷,鱼细如蠹蟫。
梧桐生两涯,萧萧自成林。
孙枝复生孙,已中瑟与琴。
秋虫噪蜩{北虫},春鸟鸣{夫鸟}鵀。
有客来无时,濯足荫清阴。
自忘府中官,取酒石上斟。
醉倒卧石上,野虫上其襟。
醒来不知莫,湖月翻黄金。
油然上马去,纵意不自箴。
作诗招路人,行乐宜及今。
人生不满百,一瞬何所任。
路人掉头笑,去马何骎骎。
子有不肖弟,有冠未尝簪。
愿身化为线,使子为之针。
子欲烹鲤鱼,为子溉釜■。
子欲枕山石,为子求布衾。
异乡虽云乐,不如反故岑。
瘦田可凿耕,桑柘可织纟任。
东有轩辕泉,隐隐如牛涔。
西有管辂宅,尚存青石砧。
彭女留膝踝,礼拜意已钦。
慈母抱众子,乱石寒萧森。
朝往莫可还,此岂不足临。
慎勿语他人,此意子独谌。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3:03:15
东湖
作者:苏辙 〔宋代〕
不到东湖上,但闻东湖吟。
诗词已清绝,佳境亦可寻。
蜿蜒苍石螭,蟠拏据湖心。
倒腹吐流水,奔注为重深。
清风荡微波,渺渺平无音。
有鳖行在沙,有鱼跃在浔。
鳖圆如新荷,鱼细如蠹蟫。
梧桐生两涯,萧萧自成林。
孙枝复生孙,已中瑟与琴。
秋虫噪蜩北虫,春鸟鸣夫鸟鵀。
有客来无时,濯足荫清阴。
自忘府中官,取酒石上斟。
醉倒卧石上,野虫上其襟。
醒来不知莫,湖月翻黄金。
油然上马去,纵意不自箴。
作诗招路人,行乐宜及今。
人生不满百,一瞬何所任。
路人掉头笑,去马何骎骎。
子有不肖弟,有冠未尝簪。
愿身化为线,使子为之针。
子欲烹鲤鱼,为子溉釜。
子欲枕山石,为子求布衾。
异乡虽云乐,不如反故岑。
瘦田可凿耕,桑柘可织纟任。
东有轩辕泉,隐隐如牛涔。
西有管辂宅,尚存青石砧。
彭女留膝踝,礼拜意已钦。
慈母抱众子,乱石寒萧森。
朝往莫可还,此岂不足临。
慎勿语他人,此意子独谌。
不去东湖畔,但能听到东湖的吟唱。
诗词已经清绝,佳境依然可寻。
蜿蜒苍石如龙,盘曲于湖心。
水流倒转吐出,奔流汇聚成深潭。
清风拂动微波,轻轻荡漾无声。
沙滩上有鳖爬行,水面上鱼跃欢腾。
鳖圆得像新荷,鱼细得像小虫。
梧桐树在两岸生长,萧萧成林。
孙枝又生孙,已在瑟琴之间。
秋虫鸣叫北虫,春鸟歌唱夫鸟鵀。
有客不知何时来,洗足于清阴之下。
忘却了府中的官位,取酒在石上斟。
醉倒在石上,野虫爬上衣襟。
醒来不知何时,湖面映出金色月影。
随意上马离去,不再自我约束。
作诗招呼路人,享乐应在今朝。
人生不满百,何必浪费瞬间。
路人回头而笑,走马何其骏驰。
子有不肖弟,虽有冠却未尝簪。
愿我化为线,让你做我的针。
你想烹鲤鱼,为你灌溉锅中水。
你想枕山石,为你求得布衾。
异乡虽有乐趣,不如回到故乡的宁静。
瘦田可以耕作,桑树和柘树可以织布。
东边有轩辕泉,隐隐如牛涔之水。
西边有管辂的宅邸,尚存青石砧。
彭女留下膝踝,诚心礼拜已真切。
慈母抱着众子,乱石寒风凄凉。
早已无法回去,这难道不足临近?
切忌与他人言语,此意只可自知。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美,号晦庵,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是苏洵的长子、苏轼的哥哥,被称为“苏门三学士”之一。苏辙的诗文风格清新,尤以古诗见长,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东湖》的创作背景与苏辙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苏辙在政治上经历了多次波折,曾被贬,因而对自然的渴望与对人生的感悟在诗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这首诗描绘了东湖的美景,表达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东湖》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的诗作。诗中通过对东湖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开头部分以“不到东湖上,但闻东湖吟”引入,显示出诗人虽未亲临,但心中已对这片天地充满了向往。整个诗篇描绘了湖光山色、动植物的生息,生动而富有画面感。
在情感的抒发上,诗人不仅表现出对美好自然的热爱,还通过对生命短暂的反思,传达出珍惜当下的思想。诗中“人生不满百,一瞬何所任”一句,直接道出人生的无常与时间的珍贵,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这种思考让整首诗具有了更深的哲理性,使得读者在欣赏湖光山色的同时,也能引发对人生的思考。
此外,诗中多处用到生动的意象,如“鳖圆如新荷,鱼细如蠹蟫”,通过细致的描写使得自然界的生物形象跃然纸上,增强了诗歌的趣味性和表现力。整体而言,《东湖》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的诗,更是一首充满哲理的抒情诗,体现了苏辙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深邃思考。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通过对东湖的描绘,表达对自然美的向往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诗人从自然景观入手,逐步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的短暂与珍贵,强调享受当下生活的重要性。
《东湖》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清风荡微波”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是关于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