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池蛙》

时间: 2025-05-07 06:21:49

诗句

越国车前矜勇甚,子阳井底太骄生。

乘时不羡云溟乐,口作仪同鼓吹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21:49

原文展示:

池蛙 宋祁 〔宋代〕 越国车前矜勇甚,子阳井底太骄生。 乘时不羡云溟乐,口作仪同鼓吹声。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池塘中的蛙,自夸其勇,如同越国车前的勇士,又像子阳井底的骄子。它们在适当的时候不羡慕云海的乐趣,而是以自己的叫声模仿仪仗队的鼓吹声。

注释:

  • 越国车前:指越国的勇士,典出《左传·哀公二十七年》。
  • 矜勇:自夸勇敢。
  • 子阳井底:比喻自视甚高,典出《庄子·秋水》。
  • 乘时:利用时机。
  • 云溟:指云海,比喻高远的地方。
  • 仪同鼓吹声:模仿仪仗队的鼓吹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祁(998-1061),字子京,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格清新,善于描绘自然景物,此诗通过蛙的形象,讽刺了那些自视甚高、不切实际的人。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宋祁在观察自然时,对蛙的叫声产生联想,进而借蛙讽刺人世间的自大与不切实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蛙的形象,巧妙地讽刺了那些自视甚高、不切实际的人。首句以越国勇士自夸其勇的形象,比喻蛙的自大;次句以子阳井底的骄子,进一步强化了蛙的自视甚高。后两句则通过蛙不羡慕云海的乐趣,而是模仿仪仗队的鼓吹声,形象地描绘了蛙的自得其乐,同时也暗示了这种自得其乐的不切实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生动,寓意深刻,是一首优秀的讽刺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越国车前矜勇甚:以越国勇士自夸其勇的形象,比喻蛙的自大。
  2. 子阳井底太骄生:以子阳井底的骄子,进一步强化了蛙的自视甚高。
  3. 乘时不羡云溟乐:蛙在适当的时候不羡慕云海的乐趣,而是模仿仪仗队的鼓吹声。
  4. 口作仪同鼓吹声:形象地描绘了蛙的自得其乐,同时也暗示了这种自得其乐的不切实际。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越国勇士和子阳井底的骄子,比喻蛙的自大和自视甚高。
  • 拟人:将蛙的叫声拟人化为仪仗队的鼓吹声,增强了诗的形象性。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蛙的形象,讽刺了那些自视甚高、不切实际的人,表达了作者对这种态度的批判。

意象分析:

  • 越国车前:象征勇士的自大。
  • 子阳井底:象征自视甚高。
  • 云溟:象征高远的地方。
  • 仪同鼓吹声:象征自得其乐的不切实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越国车前”比喻的是什么? A. 蛙的自大 B. 蛙的自视甚高 C. 蛙的勇敢 D. 蛙的不切实际 答案:A

  2. 诗中“子阳井底”出自哪个典故? A. 《左传·哀公二十七年》 B. 《庄子·秋水》 C.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D. 《汉书·艺文志》 答案:B

  3. 诗中“云溟”象征什么? A. 高远的地方 B. 低洼的地方 C. 平静的地方 D. 热闹的地方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题西林壁》:通过自然景物,表达了对世态的深刻洞察。
  • 王安石《泊船瓜洲》: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与苏轼的《题西林壁》相比,宋祁的《池蛙》更侧重于讽刺和批判,而苏轼的作品则更多地表达了对世态的深刻洞察。
  • 与王安石的《泊船瓜洲》相比,宋祁的《池蛙》更侧重于自然景物的描绘,而王安石的作品则更多地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宋祁的多首诗作,对其诗歌风格有详细介绍。
  • 《宋代文学史》:对宋祁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有详细介绍。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朝中措 朝中措 客中杂忆十首 其一 朝中措二首 其一 朝中措 朝中措 劝酒 朝中措(咏雪) 朝中措·蔷薇露染玉肌肤 朝中措(约和卿、敬之持醪为文叔生朝) 朝中措·天遥野阔雁书空 朝中措(戏赠郑干)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口字旁的字 齿字旁的字 古来今往 寒沙 无所畏惮 缶字旁的字 草字头的字 金钉朱户 城防 着人先鞭 日月旗 胆大如斗 車字旁的字 包含罚的成语 贤交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