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49: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49:12
下第寄友人
作者:马戴 〔唐代〕
金门君待问,
石室我思归。
圣主尊黄屋,
何人荐白衣。
年来御沟柳,
赠别雨霏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己失意的感慨。诗中提到金门君在等待我的问候,而我在石室中思念着故乡。圣主尊重着黄屋,谁又能推荐我这样的白衣士人呢?这些年来,御沟边的柳树在不断变化,送别时的雨水霏霏,令人感伤。
作者介绍:马戴,字元义,唐代诗人,生于公元758年,卒于公元835年。其诗风清新自然,常表现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以抒发对时事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思念为主。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马戴失意之时,因科举未中而感到孤独与无奈,他在诗中寄情于友人,表达对故乡、对理想的追忆与惆怅。
《下第寄友人》展现了唐代士人面对仕途失意时的复杂情感。诗中通过金门、石室、圣主等意象,勾勒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金门象征着希望和问候,而石室则代表着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归属感的渴望。诗中通过“圣主尊黄屋,何人荐白衣”的表达,流露出诗人对权力与地位的思考与不甘,白衣士人所承载的理想与现实的落差显得尤为突出。
“年来御沟柳,赠别雨霏霏”则通过自然景象传达出离别的伤感。柳树在古诗中常常象征离别,而霏霏细雨更是为离别增添了几分凄凉。整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意蕴深厚,情感上既有对友人的思念,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体现了唐代诗人情感的丰富性与深刻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友人的思念与对自身境遇的反思,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落差的感慨,揭示了士人对社会的困惑与无奈。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金门”主要象征什么?
“霏霏”在诗中形容什么?
诗人对“白衣”的描写,反映了他怎样的心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