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2:02: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02:05
同人家鄠杜,相见罢官时。
野坐苔生石,荒居菊入篱。
听蝉临水久,送鹤背山迟。
未拟还城阙,溪僧别有期。
休官不到阙,求静匪营他。
种药唯愁晚,看云肯厌多。
渚边逢鹭下,林表伴僧过。
闲检仙方试,松花酒自和。
与同乡在鄠杜相见,正好是卸任之后的时光。
在野外坐着,苔藓生长在石头上,荒僻的居所中,菊花已爬进篱笆里。
听着蝉鸣在水边久久不去,送走仙鹤,背山而行显得缓慢。
我本不打算回到城阙,溪边的僧人还有别的约定。
辞官后不再到阙,寻求安静并不是为了营生。
种药只愁晚了时机,望着云彩不厌其多。
在小洲边遇到白鹭降落,林间伴着僧人走过。
闲时检验仙方,松花酿酒自成和。
作者介绍:马戴,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作者与友人李先辈相见之际,表达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闲适田园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开头两句“同人家鄠杜,相见罢官时”,直接点出相聚的时机,暗示了诗人与世俗的隔离。接下来的描写,如“野坐苔生石,荒居菊入篱”,以自然景物映衬出诗人的内心世界——一种闲适与安宁。同时,听蝉与送鹤的意象交织,增添了时光流逝的感慨与离别的惆怅。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回归城市的无奈,强调了求静的心态与对自然生活的向往。“渚边逢鹭下,林表伴僧过”,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展现得淋漓尽致,最后以“闲检仙方试,松花酒自和”收尾,流露出淡淡的自得与悠然,充分展现了诗人的隐逸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了官场的浮华与自然生活的宁静之间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野外坐着,石头上生满了什么?
诗人为什么不打算回到城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马戴的这首诗同样描绘了自然的宁静与隐逸生活,但马戴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王维则强调了孤独与内心的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