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15: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15:28
送武陵王将军
马戴 〔唐代〕
河外今无事,将军有战名。
艰难长剑缺,功业少年成。
晓仗亲云陛,寒宵突禁营。
朱旗身外色,玉漏耳边声。
开閤谈宾至,调弓过雁惊。
为儒多不达,见学请长缨。
这首诗描写了武陵王将军的英勇与壮志。如今边境平静无事,而将军却享有卓越的战功。面对艰难的环境和缺乏长剑的困境,他的功业在年轻时就已显现。清晨,他亲自捧着兵器,夜里则突袭敌营。红色的旗帜在他身后飘扬,耳边传来清脆的漏水声。开门迎客畅谈时,弓箭调试的声音惊飞了天上的鸿雁。作为士人,他感到自己多有不如,渴望向有学问的人请教。
作者介绍:
马戴是唐代的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他的诗风多以豪放、壮丽著称,常常描绘英雄气概和战争场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士人的豪情。
创作背景:
《送武陵王将军》是在表达对武陵王将军出征的送别之情。这首诗在背景上可能与当时的战争局势有关,反映出对将军勇气与才能的赞美,也有对士人志向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将军的形象展示了唐代士人的气概与豪情,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诗中将将军的勇猛与士人的理想相结合,反映出对武功与文才的双重追求。开篇“河外今无事”便交代了大环境的平静与将军的显赫,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将军的独特地位与成就。接下来的“艰难长剑缺,功业少年成”则展现了将军经历的艰苦与取得的成功,强调了年轻人的奋斗精神。尤其是“晓仗亲云陛,寒宵突禁营”,生动描绘出将军的英勇与果决,让人感受到战斗的紧张与刺激。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也极具表现力,朱旗、玉漏、调弓等意象交织出一种战场的气氛,既有雄壮的场面,又有细腻的情感,形成了一种动静结合的艺术效果。此外,最后两句关于儒者的不达与求学的渴望,点出士人内心的矛盾与追求,给整首诗增添了深度。通过对将军的送别,诗人不仅表达了对其的敬仰,也引发读者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武陵王将军的描绘,展现了唐代士人的豪情与追求,表现了对勇武与文才的双重向往,同时也反映出士人面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河外”指的是哪里?
“艰难长剑缺”中的“长剑”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玉漏”是用来做什么的?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送武陵王将军》这首诗!如果有更多问题,欢迎继续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