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30: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30:50
凤凰台上忆吹箫 赠徐玉真校书
作者: 李华(澹卿)
〔清代〕
翠袖轻翻,单衫软衬,依依小立人前。
爱绣鞋纤窄,半露裙边。
为问来因底事,羞无语一笑嫣然。
防侬妒,自除粉黛,不整花钿。
芳年。自嗟命薄,纵历遍欢场,飘泊谁怜。
只练成仙骨,才了尘缘。
看取西风黄叶,凋零易几个能全。
何似那知时暮鸦,绕树回旋。
在凤凰台上,轻轻翻动着翠绿的袖子,身穿柔软的单衣,微微依靠在我面前。
我爱那绣花的窄鞋,裙边微微露出。
我想问你来这里的缘由,羞于启齿,只能含笑而不语。
为了防止他人妒忌,我卸下了妆容,不施粉黛,也不佩戴华丽的装饰。
年轻的岁月啊,我自叹命运薄弱,即使经历过欢聚,依然漂泊无依,谁来怜惜我呢?
只有修炼成仙的骨骼,才了却了尘世的缘分。
看那西风下的黄叶,凋零得容易,能有几个保持完整呢?
何如那知时已暮的乌鸦,在树边盘旋。
作者介绍:李华,字澹卿,清代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描绘女性之美和内心情感。他的诗风细腻,常用丰富的意象和情感描绘生活。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清代,正值社会风气开放,文人之间的交流频繁。诗中表达了对青春、爱情的感叹,以及对命运的无奈。
《凤凰台上忆吹箫 赠徐玉真校书》是一首充满柔美与淡淡忧伤的诗作。开篇以轻盈的动作描绘出女子的婀娜多姿,展现出一种细腻的美感,营造出一种清新的氛围。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逐渐转向对命运的思考,表达了对青春短暂的感慨和对人事无常的无奈。在诗中,女子的美丽与内心的羞涩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温婉而又深刻的情感。尤其是“芳年”一节,诗人自叹命薄,经历欢场,却无人怜惜,表现了对自身命运的深刻反思。同时,西风黄叶的意象增强了时间流逝的感伤,使整首诗充满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最后一句“何似那知时暮鸦,绕树回旋”更是通过乌鸦的形象暗示生命的循环和无常,令读者在美的享受中体会到一种深沉的哲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以女子的美丽为引,深刻反映了对青春的珍惜和对命运的无奈,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让人感受到美与命运之间的复杂关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翠袖轻翻”中的“翠袖”指什么?
A. 青色的袖子
B. 红色的袖子
C. 白色的袖子
诗中提到“芳年”是指什么?
A. 年轻的岁月
B. 秋天的年景
C. 老年的时光
诗中提到的“西风黄叶”主要表达了什么?
A. 春天的生机
B. 秋天的凋零
C. 夏天的繁荣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