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2:26: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26:19
兰陵王
作者:汪东 〔清代〕
雨丝直。帘影依依漾碧。
登楼望惟见柳条,学染娇黄弄春色。
迢遥去旧国。心惜孤舟剩客。
江城畔风送暮寒,应忆裁衣试金尺。
欢游半陈迹。但写恨银钩,追梦瑶席。
天涯芳草逢寒食。知陌上嘶骑,
渡头维缆,行程千堠更万驿。
怅鸾凤南北。幽恻。怨怀积。
甚客去楼空,魂断音寂。
危阑徙倚情何极。怕独对尊酒,乍闻邻笛。
阑珊清夜,漏箭永,伴泪滴。
细雨如丝,窗帘轻轻摇曳,映出一片碧绿。
登上楼阁,只见柳枝摇曳,仿佛在学习春天的柔美。
遥远的故国在心中萦绕,孤舟上的我惆怅不已。
江边的寒风吹来,令人想起裁衣时试金尺的情景。
往日的游乐已成往事,心中只剩下对银钩的怨恨,梦中追忆瑶席的欢乐。
在天涯芳草间遇上寒食节,知晓陌上马嘶,
渡头的缆绳牵挂着我,行程千堠万驿。
对鸾凤南北飞来飞去心生怅惘,心中幽怨愈加积累。
客人去后楼空,灵魂断绝,音信全无。
在高阑旁倚靠,情感何其深重。
害怕独自对着酒杯,忽听邻家的笛声。
夜色阑珊,时光流逝,泪水伴随我。
作者介绍:
汪东,清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时代。他的诗歌常以清丽的风格、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著称。
创作背景:
《兰陵王》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诗人通过个人情感的抒发,反映了对故国的思念和对美好过往的追忆。
《兰陵王》是一首充满深情的诗,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深切怀念和对往日欢乐的无尽追忆。开篇便以“雨丝直”引入,营造出一种细腻而又柔和的氛围,仿佛是春日的细雨轻洒在窗前。诗中“登楼望惟见柳条,学染娇黄弄春色”不仅展现了春天的生机,更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在情感的表达上,诗人运用“孤舟剩客”的意象,彰显了他对过往生活的惋惜和对孤独的深刻体验。接着,诗中提到的“应忆裁衣试金尺”,则是对曾经生活的回忆,表达了一种对美好时光的追念。
随着诗的深入,情感愈加沉重,“怅鸾凤南北”与“魂断音寂”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深切的离愁别绪和对爱的渴望。在夜色的映衬下,孤独的心情愈发显得沉重,诗人表现出一种无尽的思念与惆怅。
整首诗不仅在情感上引人入胜,而且在意象和语言的运用上也极具美感,体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对生命的深刻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对往日生活的追忆和对孤独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故国的思念和对逝去时光的惋惜,深刻地表达了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雨丝直”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孤舟剩客”中的“孤舟”象征什么?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