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04: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04:23
森森万木势峥嵘,千尺孤标更上征。惟有柳丝低拂路,腰支憔悴为多情。
这首诗描绘了茂密的树林气势磅礴,千尺高的标杆更加显得高耸。唯有那柳丝轻轻拂过道路,它的姿态显得有些憔悴,仿佛是因为多情而显得柔弱。
姜特立,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其诗歌作品而闻名。其作品常常展现出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深刻观察,富有个人风格。
这首诗写于一个春天的时节,诗人或在游历途中,面对茂密的森林和孤独的柳树,感受到自然的气势与自身情感的对比,导致了内心的感慨和思考。
这首《柳》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还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哲思。开篇的“森森万木势峥嵘”展示了浓密的树木形成的雄伟气势,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这种气势与后文“千尺孤标更上征”的孤高对比,形成鲜明的反差,暗示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孤独。
而诗的转折在于“惟有柳丝低拂路”,柳树的柔弱与其他高大的树木形成了对比,突显出一种柔情。这种情感的呈现让人联想到柳树的多情,似乎在诉说着一种淡淡的哀伤和无奈。柳丝轻拂的动作不仅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温柔,也暗示了生命的脆弱与易逝。
整首诗通过对比的手法,让读者在感受自然之美的同时,反思自身的情感与生命的意义。诗人在一片雄伟之中选择了一个脆弱的意象,既说明了他对自然的敬畏,也透露出他内心的孤独与多情,形成了深刻的哲思。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反映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情感的思考,表现出一种对生命脆弱性的感慨。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姜特立
c) 杜甫
“千尺孤标”中的“孤标”指的是什么?
a) 一棵树
b) 一座山
c) 一个理想
本诗中,柳树的形象象征了什么?
a) 强壮
b) 多情与脆弱
c) 繁茂
答案: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姜特立的《柳》更多地关注自然与情感的交融,而李白则侧重于个人情感与思乡之情的表达。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前者强调自然的壮丽,后者则更为内心的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