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5:39: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5:39:12
出郭
作者: 姜特立 〔宋代〕
岁暮偶出郭,
斜阳带远村。
雪松含腊意,
沙水动春痕。
在岁末的时节,偶然走出城郭,
斜阳照射着远处的村庄。
雪松中透着腊月的气息,
沙滩上的水流动着春天的痕迹。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反映了古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季节变迁的感悟。
作者介绍:
姜特立,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以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岁末,正值腊月,作者在城外散步时感受到冬天的寒意与春天的预兆,表达了对季节交替的思考与感慨。
《出郭》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抒发情感的诗作。诗中通过简洁的语言与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冬末春初的独特景象。开头的“岁暮偶出郭”勾勒出一种悠闲的生活状态,诗人走出城郭,仿佛在寻找一种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接着“斜阳带远村”描绘了一幅温暖的田园图,夕阳的余晖洒在远处的村庄,使人感受到一种宁静与和谐。后两句则通过“雪松含腊意”和“沙水动春痕”对比了冬天的寒冷与春天的希望,雪松象征着冬天的坚韧与宁静,而沙水则是春天即将到来的象征,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变迁。整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变化的细腻观察与对生命流转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与对新生的期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雪松”象征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冬天的寒冷
C. 夏天的炎热
D. 秋天的丰收
“斜阳带远村”中的“斜阳”指什么时间段?
A. 早晨
B. 中午
C. 傍晚
D. 深夜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战争的反思
B. 对自然的观察与时间的感悟
C. 对爱情的追忆
D. 对历史的记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