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和东坡送仲天贶王元直六言韵五首》

时间: 2025-05-01 01:20:33

诗句

仲子霣霜杀草,风流无地寄言。

王君攀鳞附翼,礼义端能不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20:33

原文展示:

和东坡送仲天贶王元直六言韵五首

仲子霣霜杀草,风流无地寄言。 王君攀鳞附翼,礼义端能不骞。

白话文翻译:

仲子(仲天贶)在霜降时节使草木凋零,风流才子无处寄托自己的情感。王君(王元直)如同攀附鱼鳞和鸟翼,礼义的品德岂能轻易被抹去。

注释:

  • 仲子:指的是仲天贶,可能是黄庭坚的朋友或同事。
  • 霣霜:霣霜即霜降,表示天气寒冷,草木枯萎。这里用来比喻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 杀草:意指霜降后草木的枯萎,含有凋谢之意。
  • 风流:指才子风流,才华横溢的人。
  • 攀鳞附翼:比喻依附于他人,借助他人的力量。
  • 礼义:指礼节和义务,是古代士人重视的道德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晚号涧翁,宋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曾为苏轼的好友。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著称,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社会观察。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黄庭坚与朋友们的社交场合,送别仲天贶。诗中表达了对朋友的惜别之情以及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开篇的“仲子霣霜杀草”用自然景象描绘出仲天贶人生的脆弱和短暂,仿佛一夜之间,所有的生机都被霜打尽。紧接着“风流无地寄言”展现出风流才子的无奈与孤独,才华虽高却无处施展,仿佛在无边的寂寥中徘徊。

诗歌的后半部分转向王元直,使用“攀鳞附翼”的比喻,生动地描绘出依赖他人以求生存的局面,隐喻了人生的无奈与依附关系。最后一句“礼义端能不骞”则以礼义作为对比,强调即使身处逆境,坚守道德与信念才是最重要的。整首诗在深情与哲理的交织中,展现了黄庭坚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仲子霣霜杀草:霜降使草木凋零,象征朋友的离去和生命的消逝。
    2. 风流无地寄言:才子虽有才华,却无处倾诉,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3. 王君攀鳞附翼:王君依附于他人,暗示生存的艰辛。
    4. 礼义端能不骞:强调即使身处困境也要坚持道德信念。
  •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对比等手法,通过自然现象和人际关系的描绘,强化了主题。

  • 主题思想:中心思想是珍惜友情与道德信念,即使在逆境中也要坚守自我。

意象分析:

  • :象征严酷与无情,暗示人生的短暂。
  • :代表生命的脆弱,彰显时光的流逝。
  • :比喻依附与支撑,反映人际关系的复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仲子”指的是谁? A. 王元直
    B. 黄庭坚
    C. 仲天贶
    D. 苏轼

  2. “风流无地寄言”表达了什么? A. 对朋友的祝福
    B. 对自己才华的自信
    C. 孤独与无奈
    D. 对生活的满意

答案

  1. C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水调歌头》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黄庭坚的这首诗更加注重内心情感的细腻描写,而李白则是豪放的表达对人生的态度。两者均体现了对友情与人生的深刻思考,但表现方式各有特色。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黄庭坚诗文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点绛唇 减字木兰花 燕归梁 踏莎行 木兰花 木兰花(送赵判官) 更漏子 愁倚阑 愁倚阑(又名春光好) 鹧鸪天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说说笑笑 瓜字旁的字 借亲 秋操 釆字旁的字 阴惨阳舒 健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曾颜 臼字旁的字 鼎字旁的字 包含掀的词语有哪些 起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逞快 难兄难弟 南船北马 违害就利 爪字旁的字 嘘寒问暖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