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01: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01:42
黄庭坚的《次韵德孺惠贶秋字之句》原文如下:
少日才华接贵游,老来忠义气横秋。
未应白发如霜草,不见丹砂似箭头。
顾我今成丧家狗,期君早作济川舟。
汉家宗庙英灵在,定是寒儒浪自愁。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年轻时才华横溢,受到名流的追捧,而如今年老却依然心中充满忠义之气。诗人感叹自己的白发如霜草,却不见丹砂般的红润,似乎没有光彩。如今他沦为一无所有的丧家之犬,希望朋友能早日成为济川之舟,渡过人生的风浪。诗人提到汉朝的宗庙和英灵,表明自己对历史的思考与忧愁。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涧溪隐者,宋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及文学家。他与苏轼、欧阳修并称,属于“江西诗派”的重要代表。黄庭坚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尤其擅长山水田园诗。
此诗创作于黄庭坚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历史的深刻思考与感慨。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士人对忠义的追求与个人命运的无奈形成鲜明对比,诗中充满了对时光流逝的惆怅与对友人的期待。
《次韵德孺惠贶秋字之句》是一首充满人生感悟的诗歌。诗人在回顾年轻时的才华和荣耀时,感到一种深深的遗憾与孤独。开头两句描绘了年轻时的风光与老年的落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达了时间对人的无情侵蚀。特别是“未应白发如霜草,不见丹砂似箭头”一句,既有对自身衰老的无奈,也暗示着对生命活力的渴望与追忆。
在接下来的句子中,诗人以“丧家狗”自喻,表现出对现实的悲观态度和对友人的期望,希望对方能早日成为“济川舟”,帮助他渡过人生的艰难。这种情感充满了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最后两句提到汉家宗庙的英灵,既是对历史的缅怀,也是对个人命运的思考,表达了诗人作为一个寒儒的忧愁。整首诗在叹息中透出一种深沉的悲凉,令人深思。
整首诗围绕着人生的无常、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历史的思考,表现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伤与对忠义精神的坚守。
诗人通过什么来表达年轻与老年的对比?
“丧家狗”一词的意象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济川舟”象征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