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23: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23:50
山僧二首
作者:陆龟蒙
山藓几重生草履,
涧泉长自满铜瓶。
时将如意敲眠虎,
遣向林间坐听经。
一夏不离苍岛上,
秋来频话石城南。
思归瀑布声前坐,
却把松枝拂旧庵。
这首诗描绘了山中僧侣的生活,前四句表达了他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后四句则反映了他的思乡之情。诗人描绘了青苔生长的草履,泉水满盈的铜瓶,偶尔敲打如意以驱散沉睡的老虎,或者在林间坐下来静听经文。接着,诗人提到夏天一直待在苍岛,秋天则常常谈论石城的南面。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瀑布声的思念,试图用松枝拂去旧庵上的尘埃。
诗中提到的“如意”、“经”等字眼,反映了道教和佛教文化的交融,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宗教的敬仰。陆龟蒙所生活的唐代是一个文化繁盛的时代,诗人们常常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山水诗风。
作者介绍
陆龟蒙(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以山水诗著称,作品多描写隐士生活,崇尚自然,代表了唐代初期文人的思想风貌。
创作背景
《山僧二首》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交融的时期,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及对故乡的思念,体现了个体情感与自然的和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深刻体悟。在诗的前半部分,诗人通过“山藓”“草履”“涧泉”等意象,刻画出一种清幽静谧的山林生活,体现了他与自然的亲密关系,展示了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后半部分则通过“思归”“松枝”“旧庵”等意象,流露出浓厚的乡愁情绪,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整首诗的语言自然流畅,意象丰富,是对隐逸生活的真实写照,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理想的追求。陆龟蒙的诗风兼具清新和深刻,体现了唐代诗人对生活的哲学思考和对自然的崇敬。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体现了一个与世无争、追求内心宁静的隐士形象。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山藓”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青苔
C. 树木
D. 土壤
诗人用什么来驱散“沉睡的老虎”?
A. 一根棍子
B. 一声吼
C. 如意
D. 一阵风
诗中提到的“思归”是指什么情感?
A. 对财富的渴望
B. 对故乡的思念
C. 对权力的追求
D. 对朋友的怀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陆龟蒙与王维的山水诗均体现了隐逸情怀,但陆的作品更注重对生活的描绘,而王则倾向于哲理与情感的表达。两者在意象和风格上虽有差异,却都展现了唐代文人的精神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