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2:42: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2:42:48
迎春乐(双调·第二)
作者:周邦彦
桃蹊柳曲闲踪迹。
俱曾是大堤客。
解春衣贳酒城南陌。
频醉卧胡姬侧。
鬓点吴霜嗟早白。
更谁念玉溪消息。
他日水云身,相望处无南北。
春天来临时,桃花小径和柳树曲折的道路上我闲逛。
我也曾是那大堤上的游客。
春天到了,我脱下春装,在城南的街陌上畅饮。
我常常醉卧在胡姬的身旁。
鬓发已染上了吴地的白霜,真让人叹息光阴的催促。
又有谁会想念我在玉溪的消息呢?
未来的某一天,我和你在水云之间相望,却不知南北方位。
作者介绍:周邦彦(1056年-1121年),字美成,号清真,江苏常熟人,北宋著名词人。他是“婉约派”的代表之一,以清丽婉约的词风著称,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融合。
创作背景:这首《迎春乐》创作于春天,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美好景色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流逝时光的感慨。诗中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个人情感的交织。
《迎春乐》是一首充满春天气息的词作,周邦彦以其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春日的闲适与惆怅。开篇“桃蹊柳曲闲踪迹”便引入了春天的意象,桃花和柳树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春景画,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接下来的“俱曾是大堤客”表明作者曾在此地游玩,既是对春日的怀念,也暗含对往昔的追忆。
“解春衣贳酒城南陌”则展现了作者在春天的惬意生活,脱去繁重的春衣,畅饮美酒,传达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然而,随着“鬓点吴霜嗟早白”的出现,词调瞬间转向忧伤,白霜染鬓象征着光阴的无情,作者在享受春日美景的同时,也感受到岁月的流逝,带来了深深的惆怅。
“更谁念玉溪消息”表达了作者对他人的孤独感,似乎在问世人是否会关心自己,而“他日水云身,相望处无南北”则传递出一种无奈与孤独,未来的相望虽美好,却无所谓方向感,这让人对人生的无常感到无比伤感。
整首词通过春天的景象,展现了作者内心的矛盾与复杂情感,既有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也有对流逝岁月的哀伤,体现了周邦彦词作的深邃与优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春天的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流逝岁月的感慨,折射出人生的无常与孤独。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桃蹊”指的是什么?
“鬓点吴霜”中的“吴霜”是什么意思?
诗中“更谁念玉溪消息”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这些书籍和文章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周邦彦的词风及其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