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迎春乐(双调·第二)》

时间: 2025-05-04 02:42:48

诗句

桃蹊柳曲闲踪迹。

俱曾是、大堤客。

解春衣、贳酒城南陌。

频醉卧、胡姬侧。

鬓点吴霜嗟早白。

更谁念、玉溪消息。

他日水云身,相望处、无南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2:42:48

原文展示

迎春乐(双调·第二)
作者:周邦彦

桃蹊柳曲闲踪迹。
俱曾是大堤客。
解春衣贳酒城南陌。
频醉卧胡姬侧。
鬓点吴霜嗟早白。
更谁念玉溪消息。
他日水云身,相望处无南北。

白话文翻译

春天来临时,桃花小径和柳树曲折的道路上我闲逛。
我也曾是那大堤上的游客。
春天到了,我脱下春装,在城南的街陌上畅饮。
我常常醉卧在胡姬的身旁。
鬓发已染上了吴地的白霜,真让人叹息光阴的催促。
又有谁会想念我在玉溪的消息呢?
未来的某一天,我和你在水云之间相望,却不知南北方位。

注释

  • 桃蹊:桃花小径,指春天桃花盛开的地方。
  • 柳曲:柳树的曲折小路,营造出春天的气息。
  • 大堤:指沿河的堤坝,古时人们常在这里游玩。
  • 贳酒:畅饮,借酒消愁。
  • 胡姬:指歌妓,古代的女子唱曲者。
  • 鬓点吴霜:鬓发上染上了白霜,象征年华已逝,感叹时光流逝。
  • 玉溪:指美丽的溪流,常用以象征美好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周邦彦(1056年-1121年),字美成,号清真,江苏常熟人,北宋著名词人。他是“婉约派”的代表之一,以清丽婉约的词风著称,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融合。

创作背景:这首《迎春乐》创作于春天,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美好景色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流逝时光的感慨。诗中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个人情感的交织。

诗歌鉴赏

《迎春乐》是一首充满春天气息的词作,周邦彦以其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春日的闲适与惆怅。开篇“桃蹊柳曲闲踪迹”便引入了春天的意象,桃花和柳树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春景画,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接下来的“俱曾是大堤客”表明作者曾在此地游玩,既是对春日的怀念,也暗含对往昔的追忆。

“解春衣贳酒城南陌”则展现了作者在春天的惬意生活,脱去繁重的春衣,畅饮美酒,传达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然而,随着“鬓点吴霜嗟早白”的出现,词调瞬间转向忧伤,白霜染鬓象征着光阴的无情,作者在享受春日美景的同时,也感受到岁月的流逝,带来了深深的惆怅。

“更谁念玉溪消息”表达了作者对他人的孤独感,似乎在问世人是否会关心自己,而“他日水云身,相望处无南北”则传递出一种无奈与孤独,未来的相望虽美好,却无所谓方向感,这让人对人生的无常感到无比伤感。

整首词通过春天的景象,展现了作者内心的矛盾与复杂情感,既有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也有对流逝岁月的哀伤,体现了周邦彦词作的深邃与优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桃蹊柳曲闲踪迹:描绘春天的桃花小径和柳树曲折的小路,表达游玩的悠闲。
  2. 俱曾是大堤客:回忆自己曾是游览大堤的游客,透露对往昔的怀念。
  3. 解春衣贳酒城南陌:在春天里,脱去厚重的服装,饮酒消愁,体现春日的放松。
  4. 频醉卧胡姬侧:常常醉卧在歌妓旁边,展现一种享乐主义的生活态度。
  5. 鬓点吴霜嗟早白:头发已染上白霜,感叹年华已逝,表现出一种无奈。
  6. 更谁念玉溪消息:对他人的关心感到失落,表达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7. 他日水云身,相望处无南北:未来的重逢虽美丽,但不知彼此的去向,传达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桃蹊柳曲”与“大堤客”,形成优美的对称。
  • 比喻:如“鬓点吴霜”,形象地比喻人到中年,时光的流逝。
  • 拟人:如“水云身”,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性。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春天的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流逝岁月的感慨,折射出人生的无常与孤独。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桃蹊:象征春天的繁荣与生命的活力。
  • 柳曲:象征柔美与温柔,代表着春天的气息。
  • :象征放纵与享乐,反映人生的洒脱与短暂。
  • 吴霜:象征时间的流逝与衰老,带有悲凉感。
  • 玉溪:象征美好的回忆与逝去的青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桃蹊”指的是什么?

    • A. 桃花小径
    • B. 桃树
    • C. 桃子
    • D. 小溪
  2. “鬓点吴霜”中的“吴霜”是什么意思?

    • A. 美酒
    • B. 年华
    • C. 白霜
    • D. 柳树
  3. 诗中“更谁念玉溪消息”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孤独
    • B. 高兴
    • C. 愤怒
    • D. 幸福

答案

  1. A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展现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苏轼的《水调歌头》: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词对比

  • 周邦彦的《迎春乐》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流逝岁月的感慨,但周邦彦的作品更倾向于对春天的描绘,而李清照则更侧重于内心的情感波动。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文学史》
  • 《周邦彦研究》

这些书籍和文章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周邦彦的词风及其作品。

相关查询

同静泉仲龄二公过南庄邻翁偶谈时事有感 九月望夜 义帝陵 题壹斋师钱书图 其一 去冬以朝马赠杜继园少司空今春复以行帐假之慨然述怀 其一 蒋砺堂相国以十岁童试卷签装册属题 其二 灰堆相传始皇焚书处 其二 中秋四首和频伽居士灵芬馆韵 其四 中秋四首和频伽居士灵芬馆韵 其三 中秋四首和频伽居士灵芬馆韵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插科打诨 瓜字旁的字 单口相声 帻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癶字旁的字 鹊巢鸠佔 皮字旁的字 安其所习 洗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慻勇 門字旁的字 包含驳的词语有哪些 非刑逼拷 火耕流种 前郄 参天贰地 高字旁的字 山崩钟应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