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6:07: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6:07:56
春雨
耕人扶耒语林丘,
花外时时落一鸥。
欲验春来多少雨,
野塘漫水可回舟。
全诗翻译:
在耕作的人扶着犁杖与人交谈,周围的林丘显得格外宁静。花丛之外,偶尔有一只白鸥飞落。想要检验春天来了多少雨水,看看那野塘里水已经漫过了边缘,甚至可以划船回归。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春雨”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常常象征着生命的复苏和大地的滋润,表达了对春天美好景象的向往与感怀。
作者介绍:
周邦彦(1056年-1121年),字美成,号清涵,宋代著名词人。他的词风清新典雅,构思独特,常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著称。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春季,正值农忙时节,表现了农人对春雨的期待与珍视,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自然的依赖与感悟。
这首《春雨》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农耕生活的细腻感受。诗中“耕人扶耒语林丘”的描写,展现了农人辛勤劳作的画面,正是春天的标志。农人在田地间的交谈,不仅是劳作的需要,更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体现。
“花外时时落一鸥”的意象则增添了一份生动与灵动。白鸥的出现,仿佛在告诉我们春天的到来。在这生机勃勃的春光中,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传达出春雨来临的期待。
最后两句“欲验春来多少雨,野塘漫水可回舟”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春雨的滋润使得野塘水满,象征着丰收的希望与对未来的美好展望。诗人在此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重新审视与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春雨展开,表现了自然的恩赐与农人对丰收的期待,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主题,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希望。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春天的画卷,展现了生机与希望的主题。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耕人”主要指什么?
A. 渔民
B. 农民
C. 商人
诗中“花外时时落一鸥”主要表现了什么意象?
A. 秋天的景象
B. 春天的生机
C. 冬天的寒冷
诗的最后一句提到的“野塘漫水可回舟”表达了什么?
A. 暴雨来临
B. 自然丰沛
C. 干旱的土地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春晓》与《春雨》都表现了春天的美好,但前者更注重春光的描绘,而后者则强调春雨对农田的滋润与希望。
粗略解读:
两首诗都是春天的写照,但各自侧重点不同,展现了不同的自然景象与人们的情感,形成了对比之美。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