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竹溪评余近诗发药甚多次韵》

时间: 2025-07-28 12:24:22

诗句

辇路曾联花底辔,钓矶共著雪中簑。

璧瑕自是难为掩,言玷谁云不可磨。

烦锦绣肠施月斧,洗筝笛耳听云和。

两翁弄此穷生活,户外浑无客履过。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12:24:22

原文展示

辇路曾联花底辔,
钓矶共著雪中簑。
璧瑕自是难为掩,
言玷谁云不可磨。
烦锦绣肠施月斧,
洗筝笛耳听云和。
两翁弄此穷生活,
户外浑无客履过。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场景,曾经的繁华如同花底的辔头,现如今只剩孤独的钓矶和雪中的渔翁。璧与瑕本是难以掩盖的,谁又能说语言的瑕疵不能磨去呢?在这锦绣的心肠中施以月光的斧头,洗净筝与笛的耳朵,聆听那云间的和声。两位老翁在此处享受着清贫的生活,周围竟然没有一个客人光临。


注释

  • 辇路:古代皇帝出行的道路,这里暗示着高贵与繁华。
  • 钓矶:指钓鱼的地方,这里暗喻隐逸的生活。
  • 璧瑕:比喻美玉的瑕疵,说明即使是美好的事物也有缺陷。
  • 烦锦绣肠:锦绣的肠子,形容心肠柔美,寓意深情。
  • 月斧:月亮的斧头,用以象征清冷与明亮。
  • 云和:指自然的和谐,音律的美妙。

典故解析

“璧瑕”出自《论语》,意思是即使是美玉也有瑕疵,强调人无完人,反映了诗人对自我与人生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1269),字仲明,号天池,南宋著名诗人、词人。他的诗词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抒发个人情感,反映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诗人对生活的思索与抒发,表达了他对孤独与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与人情,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与深刻思考。开篇以“辇路曾联花底辔”引入,营造出一幅曾经繁华的画面,向读者展示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接着“钓矶共著雪中簑”,诗人通过渔翁的形象,传达出一种清幽、寂静的生活状态,象征着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璧瑕自是难为掩”一句,哲理意味深远,表明即使是再美好的事物也难以掩盖其瑕疵,反映出诗人对自身缺陷的自省与接受。“言玷谁云不可磨”,则进一步探讨了人性中的缺陷与可塑性,传达出一种宽容与释然的态度。

最后两句“户外浑无客履过”,生动描绘了清贫生活的孤独感,但也隐含着诗人对这一生活方式的认同与珍视,体现了对物质繁华的超然态度。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才华,也表达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辇路曾联花底辔:回忆过去的繁华与美丽,辔头与花相联,暗示曾经的辉煌。
  2. 钓矶共著雪中簑:描绘了雪中钓鱼的场景,传达出一种清冷的隐逸生活。
  3. 璧瑕自是难为掩:即使是美玉也有瑕疵,表达人生的无常与缺陷。
  4. 言玷谁云不可磨:语言上的瑕疵是否能够被磨去,反映对人性缺陷的思考。
  5. 烦锦绣肠施月斧:在美丽的内心中施以月光,象征着对生命的思考与洗净。
  6. 洗筝笛耳听云和:聆听自然声音与和谐,表达对生活的沉醉。
  7. 两翁弄此穷生活:两位老翁在此享受清贫生活,体现对简单生活的追求。
  8. 户外浑无客履过:孤独的生活状态表达出一种宁静的美。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月斧”比喻清冷的光辉,寄托了对生活的思索。
  • 对仗:如“洗筝笛耳听云和”,工整而富有韵律感。
  • 拟人:自然景物与人类情感的结合,使诗句更具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清幽的自然景观与隐逸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体现了他对繁华世界的超然与对清贫生活的珍视,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辇路:象征繁华与权力的过去。
  2. 钓矶:隐喻隐逸生活的宁静。
  3. 璧瑕:人性的缺陷与无常。
  4. 月斧:象征着清冷、明亮的思考。
  5. 云和:代表自然的和谐美。

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哲学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辇路曾联花底辔中的“辇路”指的是什么?

    • A. 皇帝出行的道路
    • B. 渔翁钓鱼的地方
    • C. 花园小径
  2. 璧瑕自是难为掩中的“璧瑕”象征着什么?

    • A. 美好的事物
    • B. 人生的缺陷
    • C. 自然的和谐
  3. 诗中“户外浑无客履过”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繁华热闹
    • B. 孤独与宁静
    • C. 自然的美好

答案:1.A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山中问答》 陶渊明

诗词对比

《山中问答》与此诗在隐逸主题上有相似之处,陶渊明通过田园生活表达对世俗的超脱,而刘克庄则在自然环境中反思人生的哲理。两者皆体现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古诗词解析》
  • 《刘克庄研究》

以上内容涵盖了《竹溪评余近诗发药甚多次韵》的详尽解析及相关信息,便于读者深入理解与欣赏这首古诗。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春雨不止二首 分宜迸旅逢同郡客子 题王晋辅桂堂 西斋旧无竹。予归自毗陵,斋前忽有竹满庭。 初夏即事十二解 彦通以诗送石菖蒲,和谢之 送曾秀才归永丰 人日出游湖上十首 小螳蜋歌 题刘朝英进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内疏外亲 苦盐 利己损人 牛字旁的字 无字旁的字 压卷之作 贺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神意自若 包含珑的成语 削肩细腰 尸字头的字 墨戏 怏怏不平 秃宝盖的字 車字旁的字 跑肚 片羽吉光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