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如梦令(赋梁燕)》

时间: 2025-04-26 21:40:51

诗句

燕子几曾归去。

只在翠岩深处。

重到画梁间,谁与旧巢为主。

深许。

深许。

闻道凤凰来住。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40:51

原文展示:

如梦令(赋梁燕)
燕子几曾归去。只在翠岩深处。
重到画梁间,谁与旧巢为主。
深许。深许。闻道凤凰来住。

白话文翻译:

燕子几时曾经归去呢?它只是在那翠绿的山岩深处。
再次飞回画梁之间,谁来和旧巢一起做主呢?
我深感许诺的分量,深感许诺的分量,听说凤凰会来到这里栖息。

注释:

  • 燕子:指春天归来的燕子,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温暖的希望。
  • 翠岩:指青翠的山岩,表现出自然景色的美丽。
  • 画梁:指绘有精美图案的屋梁,寓意居所的温馨。
  • 旧巢:燕子的旧巢,象征着依恋和记忆。
  • 深许:表示深切的许诺,传达出对未来的期待。
  • 凤凰:传说中的神鸟,象征吉祥和美好。

典故解析:

“燕子”常用来象征春天和归属感,而“凤凰”则是古代传说中尊贵、高雅的象征。诗中提到燕子与凤凰,传达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憧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政治家。其词风豪放、情感激昂,时常表达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关切。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辛弃疾晚年,正值南宋国势衰微之时,表达了他对过往美好生活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美好事物的期待。

诗歌鉴赏:

《如梦令(赋梁燕)》通过燕子和凤凰的意象,构建了一个既充满生机又饱含期待的诗意世界。首句“燕子几曾归去”开篇即引发读者的思考,燕子的归来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温暖的重聚。接下来的“只在翠岩深处”,则暗示了燕子虽然身处美丽的自然之中,却未能归家,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

“重到画梁间,谁与旧巢为主”,这句则更加深化了情感的复杂性。燕子旧巢的回忆,不仅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更是对现状的感慨。与其旧巢作主的情境,反映了人们对于过往的依恋与对新生活的迷茫。

最后两句“深许。深许。闻道凤凰来住。”则是对未来的期许和信念,凤凰象征着美好与希望,它的到来意味着新的开始和无限可能。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燕子几曾归去:感叹燕子何时才能归来,暗示时光的流逝。
  2. 只在翠岩深处:表明燕子在美丽的自然环境中,却无法回家。
  3. 重到画梁间:期待燕子能再次飞回,象征着对过去的渴望。
  4. 谁与旧巢为主:对旧日情感的追忆,表现出孤独感。
  5. 深许:内心的深切期盼,强调情感的真挚。
  6. 闻道凤凰来住:传达对美好未来的期待,象征着新的生活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燕子象征春天与希望,凤凰象征美好与吉祥。
  • 拟人:燕子与旧巢之间的情感关系,赋予了自然以人的情感。
  • 对仗:诗中使用了对仗的修辞,增强了音乐感和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燕子与凤凰的意象,表达了对过去美好生活的怀念和对未来新生的期待,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家园的眷恋。

意象分析:

  • 燕子:象征归属和温暖的家庭。
  • 翠岩:代表自然之美与生命的活力。
  • 画梁:传达出居所的温馨与人情的依恋。
  • 凤凰:象征希望、重生与未来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燕子”象征什么?

    • A. 悲伤
    • B. 归属与春天
    • C. 战争
  2. “深许”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失落
    • B. 期待
    • C. 愤怒
  3. 诗中提到的“凤凰”象征什么?

    • A. 灾难
    • B. 美好与希望
    • C. 怀旧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辛弃疾与李清照的词风对比:辛弃疾的豪放与李清照的细腻形成鲜明对比,但两者都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切感悟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参考资料:

  • 《辛弃疾词集》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选》

相关查询

舟中即事 自铅山如鹅湖 赵表之送梅并诗次韵四首 偶成梅咏三首 种竹 又次韵四首 和周守登楼对雪 其二 再次前韵六首 今春花卉盛时黄雾连十余日不解久不作诗偶成 冒雪早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赵元帅 齒字旁的字 有负众望 彯狡 禾字旁的字 欠字旁的字 野处穴居 翼教 文倒 怀恨在心 珠沉璧碎 王字旁的字 不甘寂寞 辰字旁的字 包含媿的词语有哪些 遑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屙金溺银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