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38: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38:05
天基节口占二首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赫风隐隐听宫县,
曾立红云一朵边。
天语下询颜不远,
帝歌自作墨犹鲜。
台郎谁是玄都旧,
舆尉安知绛老年。
散吏宫花能几许,
诸孙争怕落人先。
在微风中隐隐听到宫中乐声,
曾经在这里立过一朵红云。
天上的言辞询问着不远的面容,
帝王的歌曲自作的墨水依然鲜艳。
谁是当年玄都的台郎?
舆尉又怎能知道绛老的年岁?
散官的宫花能有多少?
众孙都怕先于别人凋落。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1269),字景升,号石三,宋代著名词人、诗人。他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以豪放奔放的风格著称,尤其在词和诗上都有很高的造诣。他对政治和社会的敏锐观察,使他的作品常蕴含深刻的社会批判。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天基节,体现了诗人对传统节日的感慨与思考,同时也反映了他心中对过往的怀念与对未来的忧虑。诗中表现出对历史的追思以及对现实的反思。
刘克庄的《天基节口占二首》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对历史人物的追思。诗中通过“赫风隐隐”、“红云一朵”等意象,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优雅的氛围,似乎在探寻过去的辉煌与荣耀。而“天语下询颜不远,帝歌自作墨犹鲜”则表现了诗人对神明启示的渴望,以及对历史的追溯,似乎在询问历史的真相与未来的方向。
诗中提到的“台郎”和“舆尉”,则反映出诗人对于古人风采的向往,以及对自己的身份和地位的思考。最后一句“诸孙争怕落人先”更是充满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表现出对生命短暂与无常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语言精炼,意象丰富,既有对历史的尊重,也有对现实的思考,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敏锐的社会观察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意在表达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往昔繁华的怀念与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反映出一种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的愿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赫风隐隐听宫县”中的“赫风”指什么?
A. 强风
B. 微风
C. 暴风
D. 龙卷风
“天语下询颜不远”中的“天语”指代什么?
A. 人类的声音
B. 天上的声音
C. 动物的叫声
D. 风的声音
“诸孙争怕落人先”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时光的赞美
B. 对生命的珍惜
C. 对未来的憧憬
D. 对过去的怀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