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56: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56:05
岚翠屏环墅,溪光炼抹坤。
尚书华栋改,先辈钓矶存。
久卧漳滨疾,谁招楚泽魂。
昔惭葵卫足,今喜叶归根。
自志台卿墓,休争谢传墩。
牧慵贪草暖,鸟急怕林昏。
时许樵分席,何烦客扫门。
早嫌皮袋臭,晚悟髑髅尊。
童子便高枕,偷儿瞰短垣。
岁寒始知柏,劫火不焚璠。
恩未忘簪履,衰难恋厩轩。
抽身脱胶扰,掩耳避啾喧。
联句那无藉,藏书幸有繁。
故交频暖热,新贵断寒暄。
篱落多疏阙,犹须折柳樊。
山岚翠绿环绕着别墅,溪水的光彩涂抹着大地。
尚书的华丽建筑已改建,先辈们曾在钓鱼的礁石上留下痕迹。
我在漳州的滨水处久卧,谁能招引我在楚泽的灵魂?
曾经羡慕葵卫的足迹,现在却欣喜于叶子回归根部。
自从我志愿来到台卿的墓前,已不再争论谢传的墩台。
牧童懒散地贪恋温暖的草地,鸟儿急忙逃避昏暗的树林。
时常允许樵夫共坐一席,何必烦恼客人扫门而入。
早已厌倦了皮袋的臭味,晚间才领悟到髑髅的尊贵。
小孩儿睡得安稳,窃贼则从低矮的围墙外窥看。
岁寒时节才知道柏树的坚韧,劫火也无法焚毁璀璨的美玉。
恩情未曾忘却簪履,衰老却难以留恋马厩和车轩。
抽身摆脱粘稠的烦扰,掩耳避开喧闹的声音。
联句中没有依靠,幸好藏书依然丰厚。
老朋友时常带来温暖,新贵却断绝了寒暑之间的交流。
篱笆虽多疏漏,仍需折柳作别。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宋代著名诗人、词人,字梦阮,号天隐。刘克庄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的思考。他在南宋时期,因时局动荡而愈加关注个人的心灵世界和社会现实。
本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之际,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对人生的感慨以及对友人关系的珍视。诗中融合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归属感的渴望。
刘克庄的《志仁监薄示五言十五韵夸徐潭之胜次韵一首》是一首充满感情的古诗。诗中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徐潭的山水之美,同时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与生命的思考。开篇的“岚翠屏环墅,溪光炼抹坤”便将读者带入一个如画的自然境界,山岚与溪水交融,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氛围。
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追忆先辈的痕迹,表现出对历史与传统的尊重。诗中提到的“久卧漳滨疾,谁招楚泽魂”,不仅显示了他对故乡的怀念,也传达出一种无奈与孤独感,身在他乡,却无从寄托心灵的依恋。
诗的后半部分逐渐转向对人生的思考。从对自然的观察到对生活的反思,诗人用“恩未忘簪履,衰难恋厩轩”来表达对过往荣耀的追忆和对当下生活的无奈。在诗的最后,尽管生活中充满了疏离,但诗人仍然感到“藏书幸有繁”,说明内心依然丰盈,充满对知识和文化的渴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而细腻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历史的尊重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展现出一种哲理性的思考,也使得这首诗在古诗词中显得尤为动人。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反思。在对美好自然景色的描绘中,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感和对友情的珍视,体现了对文化与知识的渴求。
诗中提到的“尚书华栋”是指什么?
A. 豪华的建筑
B. 简陋的房子
C. 自然景观
D. 先辈的墓地
“久卧漳滨疾”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受?
A. 对故乡的思念
B. 对健康的关注
C. 对友情的珍视
D. 对生活的无奈
诗中“恩未忘簪履”中的“簪履”指的是什么?
A. 生活的繁荣
B. 过去的荣耀
C. 自然的美丽
D. 友情的温暖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