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璿公山池》

时间: 2025-05-06 02:00:49

诗句

远公遁迹庐山岑,开士幽居祇树林。

片石孤峰窥色相,

清池皓月照禅心。

指挥如意天花落,坐卧闲房春草深。

此外俗尘都不染,惟馀玄度得相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00:49

原文展示:

远公遁迹庐山岑,
开士幽居祇树林。
片石孤峰窥色相,
清池皓月照禅心。
指挥如意天花落,
坐卧闲房春草深。
此外俗尘都不染,
惟馀玄度得相寻。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远离世俗的宁静生活。他隐居在庐山的高峰之上,在幽静的树林中安居。孤零零的石头和高耸的山峰映衬着他的境遇,清澈的池水和皓洁的月光照耀着他的禅心。随意挥洒的天花瓣如同他的心愿,闲坐卧在深深的春草中。他的居所远离世俗的纷扰,只剩下深奥的道理在等待着他去探寻。

注释:

  1. 远公:指的是隐士,远离尘世的人。
  2. 遁迹:隐退,躲避世俗的生活。
  3. 开士:开悟的士人,意指有智慧的人。
  4. :只有,单独的意思。
  5. 色相:指外表的样子,通常指山水的景色。
  6. 清池:清澈的池水。
  7. 皓月:明亮的月亮。
  8. 禅心:修行的心境,宁静而深远的内心。
  9. 如意:指随心所欲,心愿得以实现。
  10. 玄度:指深奥的道理或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颀(约690年-766年),字梦阮,唐代诗人,广泛涉猎诗歌,特别擅长五言绝句,作品多表现山水田园的恬淡生活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李颀在唐代社会动荡之际,渴望逃避政治纷争,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安宁,因此创作了此诗,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清净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题璿公山池》通过描写隐士的生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内心世界的深刻理解。李颀以清新而宁静的笔触,将庐山的自然景观与隐者的心境相结合,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与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

首联“远公遁迹庐山岑,开士幽居祇树林”直接引入主题,描绘了隐士的生活环境,倚靠自然,远离尘嚣。接着,诗中通过“片石孤峰窥色相,清池皓月照禅心”展现了自然的静谧与内心的和谐,表达了诗人对禅意的追求和思考。

后四句进一步描绘了隐士的生活状态,轻松自在,宛如春草深处的闲适,强调了与世俗的隔绝。最后两句则总结出一种超然的境界,隐士在这片净土中探寻玄妙的道理,显示出一种超越世俗的精神追求。

总体来说,李颀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想,成功塑造了一个理想中的隐士形象,体现了唐代文人对自由与宁静的向往,表达出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远公遁迹庐山岑”:远公隐退于庐山之巅,表示他选择隐居。
  2. “开士幽居祇树林”:开士在幽静的树林中居住,强调环境的宁静。
  3. “片石孤峰窥色相”:孤峰与片石相伴,映衬出自然的美丽。
  4. “清池皓月照禅心”:清水与明月映照出内心的禅意。
  5. “指挥如意天花落”:随心所欲,天花瓣落下,象征心愿的实现。
  6. “坐卧闲房春草深”:悠闲地在房中坐卧,沉浸于春草的深处。
  7. “此外俗尘都不染”:生活远离世俗的污染,保持内心的纯净。
  8. “惟馀玄度得相寻”:只剩下深奥的道理在等待他去探寻。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坐卧闲房”与“春草深”形成对仗,增强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结合,形成意象的共鸣。
  • 意象:孤峰、清池、皓月等意象,传达了宁静与和谐的情感。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隐士追求宁静、自由生活的理想,强调了与世俗隔绝的重要性,以及对内心修行的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远公:象征隐士,体现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2. 庐山:代表自然的高洁与脱俗。
  3. 清池:象征清澈内心与宁静的心境。
  4. 皓月:代表明亮的智慧与心灵的澄明。
  5. 天花:象征美好愿望的实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远公”指的是: A. 一位隐士
    B. 一位政治家
    C. 一位商人
    D. 一位诗人

  2. 诗中描绘的主要环境是: A. 市区
    B. 山林
    C. 河流
    D. 沙漠

  3. “皓月照禅心”中的“皓月”象征: A. 纯洁的爱情
    B. 明亮的智慧
    C. 丰富的物质
    D. 复杂的情感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孟浩然《春晓》
  • 陶渊明《归园田居》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李颀的《题璿公山池》更侧重于隐士的内心世界,而王维则更强调自然景色与人的和谐。两者均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但李颀更倾向于哲学思考,王维则更偏向于诗情画意的描绘。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
  • 《诗经与唐诗的对比研究》

相关查询

送宪副周宗荣之陕西 又宁化寺 汀州塔下寺 汀州道中宿杨氏田舍 送王府尹致仕 送训导曾谨之泗州 晓登韬光绝顶 浮山禹庙观山海经塑像三十韵 午日淮阴城北观竞渡 其四 午日淮阴城北观竞渡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齒字旁的字 舍命不渝 焚香列鼎 一字旁的字 鸾舆 包含判的词语有哪些 力可拔山 振裘持领 置予于怀 寸字旁的字 示字旁的字 包含舜的成语 尢字旁的字 冬烘先生 铁哥们儿 扮戏 躔离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