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宿香山寺石楼》

时间: 2025-04-27 18:32:02

诗句

夜宿翠微半,高楼闻暗泉。

渔舟带远火,山磬发孤烟。

衣拂云松外,门清河汉边。

峰峦低枕席,世界接人天。

霭霭花出雾,辉辉星映川。

东林曙莺满,惆怅欲言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32:02

宿香山寺石楼

作者: 李颀 〔唐代〕

原文展示:

夜宿翠微半,高楼闻暗泉。
渔舟带远火,山磬发孤烟。
衣拂云松外,门清河汉边。
峰峦低枕席,世界接人天。
霭霭花出雾,辉辉星映川。
东林曙莺满,惆怅欲言旋。

白话文翻译:

我在翠微山的半山腰上过夜,住在高楼里听见暗流泉水的声音。
渔船上点着远处的灯火,山间的磬声在孤烟中飘荡。
衣服轻轻拂过云松之外,门前清澈的河水流淌在银河边上。
峰峦低低地靠着我的床席,世界仿佛与人间相连。
雾气中花朵若隐若现,星星的光辉在河面上闪烁。
东林的晨曦中,黄莺满枝而鸣,让我感到惆怅,想要诉说却又迟疑。

注释:

  • 翠微: 指青翠的山丘。
  • 高楼: 指高处的建筑,可能是寺庙或观景楼。
  • 暗泉: 隐秘的泉水声,暗示寂静与清幽。
  • 渔舟: 指渔民的船只。
  • 山磬: 山间的钟声,常用于寺庙。
  • 霭霭: 形容雾气弥漫的样子。
  • 辉辉: 光辉闪烁的样子。

典故解析:

“河汉”指的是银河,古时常用来形容天上的星河,用以表现作者对自然的感悟与哲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颀,字梦符,号延陵,唐代诗人,因诗风清新脱俗而享有盛誉。他的诗作多描写山水、抒发情感,风格典雅。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李颀游历山水之际,寄情于自然,表达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感慨。

诗歌鉴赏:

《宿香山寺石楼》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内心感受的诗作。诗中通过夜宿翠微山的场景,展现了一个清幽的山寺环境,给人以宁静之感。开头两句中“夜宿翠微半,高楼闻暗泉”描绘出诗人在高处夜宿,耳边传来泉水的潺潺声,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又神秘的氛围。接着,渔舟的灯火和山磬的孤烟,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静谧与孤独。作者的衣服轻轻拂过云松,展现出一种轻盈的状态,似乎他已融入了大自然之中。

随着对“峰峦低枕席”的描写,诗人将自己的感受与自然景色紧密结合,仿佛身处人间与天际相连的状态。后面的“霭霭花出雾,辉辉星映川”则通过光影的对比,展现了夜晚的神秘与美丽,花朵在雾中若隐若现,而星星的光辉则映照在水面上,形成美丽的画面。

最后,东林曙光中黄莺啼鸣,带来了生命的气息与希望,但又引发了诗人的惆怅,体现了他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内心的思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夜宿翠微半: 诗人夜晚栖息在翠绿的山丘上,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
  2. 高楼闻暗泉: 住在高楼,耳边是暗流泉水的声音,体现了高处的清幽与安静。
  3. 渔舟带远火: 渔船上远处的灯火,描绘出一幅静谧的夜景。
  4. 山磬发孤烟: 山间传来的钟声与孤烟相伴,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
  5. 衣拂云松外: 轻柔的衣服与云松相互交融,表现诗人与自然的亲近。
  6. 门清河汉边: 门前流水清澈,与银河相连,进一步增强了宁静的气息。
  7. 峰峦低枕席: 山峰低低地靠着床席,展现出一种人天相接的感觉。
  8. 世界接人天: 自然与人的生命相连,表达一种哲理。
  9. 霭霭花出雾: 在雾中,花朵若隐若现,展现出一种神秘的美。
  10. 辉辉星映川: 星光闪烁映照在河面上,描绘出夜晚的宁静。
  11. 东林曙莺满: 清晨时分,黄莺在东林中鸣叫,带来新的生命气息。
  12. 惆怅欲言旋: 诗人内心感到惆怅,想要倾诉却又沉默,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 “峰峦低枕席”,将山峰比作枕头,形象生动。
  • 对仗: 如“衣拂云松外,门清河汉边”,增添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 “霭霭花出雾”,使花朵生动起来,增强了自然的气息。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思考,情感深邃而细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夜宿: 寓意安静与内心的宁静。
  • 泉水: 代表生命的源泉与清新。
  • 渔舟: 象征生活的单纯与安逸。
  • 山磬: 代表寺庙的宁静与孤独。
  • 花、星: 象征生命与希望,带来美的享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李颀的《宿香山寺石楼》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场景?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2. 诗中“暗泉”指的是什么? A. 明亮的泉水
    B. 隐秘的泉水
    C. 流淌的河水
    D. 汹涌的海浪

  3. “霭霭花出雾”中的“霭霭”是指什么? A. 清晰的
    B. 明亮的
    C. 蒙蒙的雾气
    D. 强烈的光线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孟浩然的《过故人庄》

诗词对比:

李颀的《宿香山寺石楼》与王维的《鹿柴》均描写自然景色,前者侧重于夜晚的宁静与内心的思索,后者则表现山林中的清幽与生活的恬淡。两者在意境上有相似之处,但情感表达有所不同,李颀更显惆怅,王维则显得悠然自得。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李颀诗选》

相关查询

酬仲咸雪霁春融偶题见寄之什 阙题 送柴谏议之任河中 献仆射相公 量移自解 滁州官舍 幕次闲吟 留别仲咸 东邻竹 幕次闲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鸭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不可企及 引颈受戮 日月经天 榛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長字旁的字 白字旁的字 未风先雨 包含府的成语 洿渎 画作 靣字旁的字 田字旁的字 包含叟的词语有哪些 先字旁的字 神差鬼遣 鹤长凫短 寇逼 掌理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