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3:40: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3:40:31
自和山房十咏
尺寸功名几短长,
区区驰骛等空忙。
皮毛尽剥丹心在,
世味风霜已饱尝。
自从在山房中吟咏,功名的追逐到底是短暂还是漫长?
那些小小的奔波追逐,不过是徒劳的忙碌。
外表的皮毛已经剥去,内心的赤诚依然存在;
经历了世间的风霜,早已饱尝世俗的滋味。
李曾伯,字子华,号湘山,南宋时期诗人,生于浙江,其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他的作品常反映个人的内心感受与对社会的思考。
这首诗写于山房,表达了诗人对功名的思考与对人生的感悟。在经历了世俗的风霜后,诗人意识到内心的真实与外在的繁华之间的巨大差距。
李曾伯的《自和山房十咏》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功名与人生的深刻思考。首句“尺寸功名几短长”,以“尺寸”隐喻功名的短暂与漫长,揭示出诗人对功名的无奈与思索。接着“区区驰骛等空忙”,进一步强调了追逐功名的徒劳感,似乎在问世人,是否真的值得为此而奔波劳碌。接下来的“皮毛尽剥丹心在”,则展现了诗人的内心深处,他虽然失去了外在的荣华富贵,却依然保持着一颗赤诚之心。最后一句“世味风霜已饱尝”,则是对人生经历的总结,诗人以饱尝世事的态度,展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境界。整首诗意蕴深厚,情感真挚,体现了李曾伯对人生的独特理解和审视。
整首诗围绕功名与人生的关系展开,诗人通过对个人经历的反思,表达了对世俗功名的淡泊态度与对内心赤诚的珍视,展现了超脱世俗的哲学思考。
诗中“尺寸功名”指代什么?
“皮毛尽剥丹心在”的意思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