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08: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08:41
老树凭高看,幽禽向静听。霜轻冬意薄,日正午阴停。榻侧从他鼾,江头自独醒。居然山是似,环雇等繁星。
这首诗中的老树高高地伫立着,静静地俯视着四周,幽静的鸟儿在这宁静的环境中倾听着。霜露轻轻地降落,冬天的气息似乎还不浓厚,正午的阳光照耀下,阴影依然停留在地面。身边的朋友在榻上酣然入睡,而我却在江边独自清醒。此时的山景如同星辰般璀璨,环绕在四周。
作者介绍: 李曾伯,字安道,号澄江,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擅长诗词,尤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冷暖。他的作品常常富有哲理和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李曾伯在某次登高望远之际,可能是为了表达他对生命、自然的感悟,以及对内心孤独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开篇的“老树凭高看”,给人一种稳重而崇高的感觉,仿佛时间在树的年轮中静止。接着,幽静的鸟儿在静谧的环境中倾听,进一步增强了这种宁静的氛围。诗中通过对冬霜的描绘,表现出冬季的轻柔与脆弱,暗示着生命的逝去与新生的轮回。
在对比中,诗人身边的朋友沉沉入睡,而自己却清醒,突显出一种孤独的心境。这个对比深刻地表达了人在面对自然时的不同境遇,也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结尾部分“居然山是似,环雇等繁星”,则进一步深化了诗的意境,将自然景色与星空结合,展现出一种超然的美感,似在提醒读者在喧嚣的世界中寻找内心的宁静。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自然与人心的关系,表达了诗人在优美的自然中感受到的孤独与思考,同时也传递出对生命的哲理思考和对自然的敬畏。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老树”象征着什么?
a. 年轻与活力
b. 岁月与生命的积淀
c. 生命的脆弱
诗人身边的人在做什么?
a. 清醒
b. 睡觉
c. 走动
诗中提到的“霜轻冬意薄”意指什么?
a. 冬天已经来临
b. 冬天的气息尚轻
c. 春天即将来临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白的《庐山谣》同样描绘自然,但强调的是豪放和对自由的追求;而李曾伯的《登独秀台和徐意一韵》更多地反映了内心的孤独与哲思,二者在主题和情感基调上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