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登独秀台和徐意一韵》

时间: 2025-04-26 03:08:41

诗句

老树凭高看,幽禽向静听。

霜轻冬意薄,日正午阴停。

榻侧从他鼾,江头自独醒。

居然山是似,环雇等繁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08:41

原文展示:

老树凭高看,幽禽向静听。霜轻冬意薄,日正午阴停。榻侧从他鼾,江头自独醒。居然山是似,环雇等繁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中的老树高高地伫立着,静静地俯视着四周,幽静的鸟儿在这宁静的环境中倾听着。霜露轻轻地降落,冬天的气息似乎还不浓厚,正午的阳光照耀下,阴影依然停留在地面。身边的朋友在榻上酣然入睡,而我却在江边独自清醒。此时的山景如同星辰般璀璨,环绕在四周。

注释:

  • 老树:古老的树木,象征着岁月的积淀。
  • 幽禽:指安静的鸟,常常和宁静的环境联系在一起。
  • 霜轻:霜降得轻盈,意指冬天的气息还未完全渗入。
  • 榻侧:指躺在榻边,形容身边的朋友在酣睡。
  • 自独醒:自己独自清醒,强调诗人内心的孤独感。
  • 居然:竟然、出乎意料,表达惊讶。
  • 环雇等繁星:环绕着如同繁星点点的山景,形容其美丽和神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曾伯,字安道,号澄江,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擅长诗词,尤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冷暖。他的作品常常富有哲理和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李曾伯在某次登高望远之际,可能是为了表达他对生命、自然的感悟,以及对内心孤独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开篇的“老树凭高看”,给人一种稳重而崇高的感觉,仿佛时间在树的年轮中静止。接着,幽静的鸟儿在静谧的环境中倾听,进一步增强了这种宁静的氛围。诗中通过对冬霜的描绘,表现出冬季的轻柔与脆弱,暗示着生命的逝去与新生的轮回。

在对比中,诗人身边的朋友沉沉入睡,而自己却清醒,突显出一种孤独的心境。这个对比深刻地表达了人在面对自然时的不同境遇,也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结尾部分“居然山是似,环雇等繁星”,则进一步深化了诗的意境,将自然景色与星空结合,展现出一种超然的美感,似在提醒读者在喧嚣的世界中寻找内心的宁静。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老树凭高看:树木在高处向下望,表现出其高大与古老。
  • 幽禽向静听:鸟儿在安静的环境中,显得格外和谐。
  • 霜轻冬意薄:冬天的气息尚轻,暗示着春天的来临。
  • 日正午阴停:正午的阳光照耀下,阴影静止,传达一种静谧的氛围。
  • 榻侧从他鼾:身边的朋友沉睡,形成鲜明对比。
  • 江头自独醒:自己在江边清醒,显露出孤独感。
  • 居然山是似,环雇等繁星:山的轮廓宛如繁星,展现出自然的壮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山比作繁星,增强了视觉冲击。
  • 对仗:如“榻侧从他鼾,江头自独醒”,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 拟人:幽禽“向静听”,赋予鸟儿以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自然与人心的关系,表达了诗人在优美的自然中感受到的孤独与思考,同时也传递出对生命的哲理思考和对自然的敬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老树:象征着岁月与生命的积淀。
  • 幽禽:代表着宁静、和谐的自然状态。
  • :象征着冬天的到来,生命的脆弱。
  • :象征着流动的时间与生命的不断变化。
  • 山与星:代表着自然的浩瀚与神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老树”象征着什么? a. 年轻与活力
    b. 岁月与生命的积淀
    c. 生命的脆弱

  2. 诗人身边的人在做什么? a. 清醒
    b. 睡觉
    c. 走动

  3. 诗中提到的“霜轻冬意薄”意指什么? a. 冬天已经来临
    b. 冬天的气息尚轻
    c. 春天即将来临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李白的《庐山谣》同样描绘自然,但强调的是豪放和对自由的追求;而李曾伯的《登独秀台和徐意一韵》更多地反映了内心的孤独与哲思,二者在主题和情感基调上各有千秋。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夜游宫·识破尘劳苦 夜游宫·身向深出寄寄 夜游宫 夜游宫 舟夕孤坐,榜人折临水小梅枝为供 夜游宫 夜游宫 壬戌十月初六日勺庵怀先母作 夜游宫 夜游宫 夜游宫 夜游宫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鸟字旁的字 包含驼的词语有哪些 谷字旁的字 撑天柱地 上求下告 数开头的成语 有影无形 刚直不阿 伈伈睍睍 拟于不伦 演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提手旁的字 戴罪立功 惹火烧身 十字旁的字 侔訾 走字旁的字 郁野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