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13: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13:41
自入乌公府,受知三十秋。
水鱼承雅眷,风鹤记良筹。
一意人才进,平居国事忧。
丝桐宜束阁,谁似子期不。
自从进入乌公府,我在这里受到了三十年的知遇之恩。
水中的鱼接受了我的优雅眷顾,风中的鹤记得我出色的谋划。
我一心一意地为人才进取,平时却因国事而忧虑。
丝桐应该用来束缚阁楼,谁能像子期那样不离不弃?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曾伯(生卒年不详),字文潜,号汝舟,南宋时期的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清新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关注社会时事与人情冷暖,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政治腐败,作者通过诗歌表达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同时也反映了个人的遭遇与感慨。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尤端明的深切怀念与敬重,同时也流露出对社会时局的忧虑。开篇以“自入乌公府,受知三十秋”引入,既回忆了自己在权贵之家获得的知遇之恩,又暗含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接着以“水鱼承雅眷,风鹤记良筹”描绘了诗人与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水中的鱼和风中的鹤,象征着人际间的情感联系,反映出作者对友谊的珍视和对志同道合之人的追忆。
在后面的描写中,诗人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相联系,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体现了他作为一个士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最后两句以“丝桐宜束阁,谁似子期不”结束,意指真正的知音难得,表达了对忠实朋友的渴望与追求。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生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对人情世故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个人的理想与社会责任展开,体现了诗人对知音的珍视与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表达了深厚的情感与人文关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自入乌公府”是什么意思?
A. 进入权贵之家
B. 进入学校
C. 进入寺庙
诗中提到的“子期”代表什么?
A. 忠诚的朋友
B. 一位皇帝
C. 一位诗人
“丝桐宜束阁”的意思是?
A. 用丝绳束缚阁楼
B. 指音乐的美好
C. 描述一种乐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