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登寿沙楼和抑斋韵》

时间: 2025-04-26 03:47:06

诗句

白鹭洲边多古寺,翠微阴里尽人烟。

当时曾对掀髯笑,今问老龙何处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7:06

原文展示:

白鹭洲边多古寺,
翠微阴里尽人烟。
当时曾对掀髯笑,
今问老龙何处眠。

白话文翻译:

在白鹭洲旁,有许多古老的寺庙,
翠绿的山影下,几乎看不到人烟。
当年我曾与掀起胡须的老者欢笑,
如今却要问那条老龙,它在哪里安眠。

注释:

  • 白鹭洲:指的是一个自然景观,常见于诗词中,象征着宁静和美。
  • 古寺:古老的寺庙,代表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 翠微:形容青翠的山影,营造出一种清幽的环境。
  • 掀髯:指的是老者抬起胡须,表示亲近和欢乐的场景。
  • 老龙:可能是指传说中的龙,象征着长久的生命或自然的力量。
  • 何处眠:询问老龙的去处,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思考。

典故解析:

  • 白鹭:在古代诗词中常用作宁静和美丽的象征。
  • 老龙:在中国文化中,龙是权力和尊贵的象征,同时也代表着自然界的力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曾伯,字子明,号抑斋,宋代诗人,以诗文并重而著称,作品常流露出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感悟。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李曾伯晚年,正值其对过往时光的追忆与思考,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该诗描绘了一个静谧的自然场景,古寺与白鹭洲的结合,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氛围。诗人通过“当时曾对掀髯笑”的回忆,反映了与友人的欢聚时光,而“今问老龙何处眠”则是一种对逝去岁月的无奈与感慨。诗中不仅有景物的描绘,还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通过对比,诗人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生命运的无常,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第一句:“白鹭洲边多古寺”,以“白鹭洲”引入,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古寺则增添了文化的深度。
  • 第二句:“翠微阴里尽人烟”,用“翠微”描绘出青山的影子,暗示宁静的环境中缺乏人烟,隐含孤独之感。
  • 第三句:“当时曾对掀髯笑”,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与友人欢笑,形成强烈的时间对比。
  • 第四句:“今问老龙何处眠”,对比过去的欢笑与现在的孤独,表达对已逝时光的追忆与惆怅。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古寺”和“人烟”形成对比,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 象征:老龙象征着时间和生命的流逝,表现出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生活的无常,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回忆往事,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迷茫。

意象分析:

  • 白鹭:象征宁静与纯洁。
  • 古寺:代表历史与文化的积淀。
  • 老龙:象征长久的生命与自然力量,体现出诗人对时间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白鹭洲”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宁静
    • B. 热闹
    • C. 交通
  2. 诗中提到的“老龙”代表什么?

    • A. 时间的流逝
    • B. 一只动物
    • C. 一种植物

答案

  1. A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 比较李曾伯的《登寿沙楼和抑斋韵》和王维的《鹿柴》,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李曾伯更注重于时间与人生的感悟,而王维则侧重于自然的和谐美。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传》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古诗词名篇赏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长门曲 题张先生良常草堂五言一首 题刘高州国初运粮文卷后 送路吏张苍麓又别号养晦 送杜元父赴南台掾 题苏伯修滋溪书堂 山行即事 秋日陪杜徵君李先生游金华山 和铁厓《西湖竹枝 送杭州经历李全初代归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母字旁的字 绪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羊字旁的字 包含醺的词语有哪些 疾言厉气 舟字旁的字 沉疴难起 修股 雪白 虾蟆粘 包含净的词语有哪些 怊怊惕惕 长字旁的字 琐碌 翘足而待 一字旁的字 牵强附合 谨摄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