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13: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13:18
美质生应异,红衣独擅名。
能言机便巧,学语性玄灵。
定忆朱为喙,多疑血染翎。
我惭非祢子,挥管赋难成。
这只红鹦鹉的美丽与生俱来就与众不同,红色的羽衣独自享有盛名。它聪明伶俐,能说会道,学说话的天性非常灵巧;我想必会记得它的朱红色喙,令人怀疑那是沾染了鲜血的翅膀。我感到惭愧,自己不是祢子(即指孔子),用笔写诗却难以成就。
“祢子”指的是孔子,暗含深厚的文化传统与对文人雅士的崇敬。诗中用“挥管”指代写作,表现了诗人对自己才华的自谦与对鹦鹉的羡慕。
苏仲,明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在诗歌创作上颇具才华,作品多以写景抒情见长,风格清新脱俗,常常融入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及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本诗作于诗人对一只红鹦鹉的偶然邂逅时,表达了他对鹦鹉精彩表现的赞美及自己文学才能的自愧不如,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以及对自身创作能力的反思。
这首诗以红鹦鹉为题材,通过对其外貌与聪慧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灵的热爱与敬畏。诗中“美质生应异,红衣独擅名”开篇即点明鹦鹉的美丽与独特,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接着,诗人以“能言机便巧”进一步强调鹦鹉的聪明才智,展现了对这种鸟类的赞美之情。
“定忆朱为喙,多疑血染翎”则运用了对比和联想的手法,既描写了鹦鹉的朱红喙,也引发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既有美丽的外表,又有可能隐藏的忧虑与疑虑。最后一句“我惭非祢子,挥管赋难成”则是诗人自谦的表现,在赞美鹦鹉的同时,表达了自己在文学上的不足与对伟大文人孔子的崇敬,形成了对比,深化了主题。
整首诗结构紧凑,情感真挚,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自我反思,令人深思。
这首诗通过描绘红鹦鹉的美丽与聪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自我反思的情感。它不仅仅是一首关于鹦鹉的诗,更是诗人对自身文学才能的探讨与自谦。
诗中“红衣”指的是哪种动物?
“我惭非祢子”中的“祢子”指的是谁?
诗人对鹦鹉的态度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