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21: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21:49
寒食江畔
白居易 〔唐代〕
草香沙暖水云晴,
风景令人忆帝京。
还似往年春气味,
不宜今日病心情。
闻莺树下沈吟立,
信马江头取次行。
忽见紫桐花怅望,
下邽明日是清明。
在温暖的沙滩上,草香四溢,水面上云彩晴朗,
这样的风景让我想起了京城的往昔。
这景象还像往年春天的气息,
怎么今天却让我感到心情病重呢?
我在黄莺的树下沉吟站立,
信马随意在江边行走。
忽然看到紫桐花,心中怅然望去,
明天就是清明节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通俗易懂的诗风和深刻的社会关怀著称,作品涉及政治、生活、爱情等多个主题,尤其以《长恨歌》和《琵琶行》闻名。
《寒食江畔》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正值寒食节前夕,诗人在江边感受到春日的温暖和美好,却因内心的病痛而感到惆怅。此诗反映了白居易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表达出一种复杂的情感。
《寒食江畔》是白居易在寒食节前夕写下的一首诗,诗中描绘了春日的江边美景,透过草香、沙暖、水清、云晴的描写,营造出一幅恬静优美的画面。然而,诗人的内心却被一种“病心情”所困扰,反映了他对往昔美好生活的追忆和对现实的失落感。
前两句通过具体的自然描绘,营造出一种温暖、明媚的春日气氛,给人以愉悦的感受。但随即转入对心情的反思,显示出一种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诗人虽然身处风景如画的环境中,却因为心中的病痛而无法完全享受眼前的美好。
后半部分,诗人站在树下,听闻莺鸣,随意骑马于江边,似乎在试图寻找一种解脱。然而,最终他还是被即将到来的清明节的寓意所触动,紫桐花的怅望象征着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对亲人的思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理状态,令人感同身受。
整首诗探讨了在美好春日背景下,个体内心的孤独与病痛,通过对往昔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思乡之情。
《寒食江畔》的作者是?
a) 李白
b) 白居易
c) 杜甫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a) 端午节
b) 中秋节
c) 清明节
诗人站在什么地方听到黄莺的鸣叫?
a) 江边
b) 山顶
c) 田野
白居易与杜甫的春诗对比:
这种对比展示了唐代诗人不同的写作风格与情感表达,丰富了唐诗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