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42: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42:19
秋宿天彭僧舍
身世两相惜,秋云每独兴。
难将尘界事,话向雪山僧。
力善知谁许,归耕又未能。
此怀平不得,挑尽草堂灯。
作者与友人相惜,彼此感情深厚。秋天的云彩总是令人感到孤独与惆怅。难以将尘世的琐事与雪山的僧人谈论。即使有心归隐田园,却始终未能如愿。这份心情难以平复,唯有在草堂中挑尽灯火,独自思索。
诗中提到的“雪山僧”,可以理解为对佛教文化的隐喻,代表了超脱与宁静的境界。雪山象征着高洁与清静,常常与修行、隐逸相联系。
崔涂,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字子扬,曾任官职,后归隐山林。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风光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隽永。
这首诗作于秋天,作者在天彭的僧舍宿夜,感慨与友人的情谊与心境,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秋宿天彭僧舍》是一首充满哲理意蕴的诗作,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友谊的珍惜。诗的开头“身世两相惜”引出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感情,相互理解与珍惜,尤其在秋天的氛围下,这种情感显得愈加珍贵。秋天常常被视为沉思与反思的季节,诗中“秋云每独兴”便是这种孤独感的体现。
“难将尘界事,话向雪山僧”,则是对世俗琐事的无奈与对高洁生活的向往。作者在此处将心灵的追求与现实生活的困顿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一种无奈的心境。接着“力善知谁许,归耕又未能”传达了对隐逸生活的渴望,但现实的无情让这种愿望难以实现。
结尾的“此怀平不得,挑尽草堂灯”,更是将孤独感推向高潮,夜深人静中,作者在草堂中挑灯思索,心中无法平复的情怀尽显无遗。这种情感的深邃与复杂,展现了唐诗的精妙与深刻。
整首诗表现了对友情的珍视,对世俗的厌倦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通过秋天的意象,传达了孤独与思索的情感,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矛盾与追求。
诗中提到的“雪山僧”象征什么?
A. 世俗生活
B. 超脱与宁静
C. 朋友
D. 秋天
诗人希望归隐田园,诗中哪句表达了这一愿望?
A. 身世两相惜
B. 此怀平不得
C. 归耕又未能
D. 秋云每独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