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41: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41:10
送僧归天竺
崔涂 〔唐代〕
忽忆曾栖处,千峰近沃州。
别来秦树老,归去海门秋。
汲带寒汀月,禅邻贾客舟。
遥思清兴惬,不厌石林幽。
忽然想起曾经居住的地方,那里有千座山峰靠近沃州。自从分别以来,秦地的树木已经老去,而我归去时正值海门的秋天。汲水时带着寒冷的月光,禅寺的邻居是贾客的船只。遥远地思念那清幽的兴致,丝毫不厌倦那石林的幽静。
《送僧归天竺》是一首充满怀旧情绪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对故土的思念与对离别的感伤结合在一起。首句“忽忆曾栖处”开篇即引出怀旧的主题,瞬间拉近了与读者的情感距离。接下来的“千峰近沃州”描绘了诗人曾经栖息的美丽山水,暗示着他对大自然的深切热爱与向往。
在“别来秦树老”中,诗人通过树木的衰老表现时间的流逝,表达了岁月无情的感慨。而“归去海门秋”则将季节的变化与归程相联系,使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惆怅。接着“汲带寒汀月”的描写,展现了月光下的静谧水边,给人一种清冷而又宁静的氛围,增强了诗的意境。
最后两句“遥思清兴惬,不厌石林幽”则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升华,尽管身处他乡,心中对那清幽的地方依然充满向往,表现出对宁静生活的渴望与满足。整首诗以极富画面感的意象,描绘了自然之美与人情之感,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素养与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对故土的深切怀念、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思考。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