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3:31: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3:31:25
题金山寺
作者: 欧阳修 〔宋代〕
地接龙宫涨浪赊,
鹫峰岑绝倚云斜。
岩披宿雾三竿日,
路引迷人四照花。
海国盗牙争起塔,
河童施但惊沙。
春萝攀倚难成去,
山谷锺落暮霞。
这首诗描绘了金山寺的美丽风景和诗人对自然的感受。诗的开头提到这里与龙宫相连,潮水涨起,波浪汹涌;鹫峰屹立,斜倚在云端。岩石上披着清晨的雾气,阳光已经高升;小路引人入胜,四周花朵盛开,令人迷醉。接着,诗中提到海国的盗贼争着在此建立塔楼,河童在沙滩上惊慌逃窜。春天的藤萝攀附在山上,却难以离去;山谷中钟声回荡,在暮色中显得格外动人。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历史学家。他的文风清新脱俗,擅长诗歌、散文和词。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作品对后世影响深远。
金山寺位于长江之畔,是一个著名的佛教圣地。诗作于欧阳修游览金山寺时,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题金山寺》是欧阳修的经典之作,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格调。诗中通过描绘金山寺的自然风光,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开头“地接龙宫涨浪赊”,用“龙宫”这一神话意象,表现出金山寺的神秘和壮丽。接着“鹫峰岑绝倚云斜”,展示了山峰的高耸和气势,营造出一种雄伟的画面感。
诗中对光影变化的细腻描绘,如“岩披宿雾三竿日”,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变化,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随后提到的“海国盗牙争起塔”,则通过对比展现了自然与人类社会的矛盾,既有自然的宁静,又有社会的喧嚣,反映出诗人对人世间纷扰的感慨。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象丰富而深邃,既有自然的壮美,也有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对生命与自然的感悟。
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金山寺自然风光的赞美,以及对人世间纷扰的思考,传达出一种对自然的敬仰和对生命的感悟。
诗中提到的“龙宫”象征着什么?
A. 人间的繁华
B. 自然的力量
C. 神秘与威严
D. 生活的困扰
“鹫峰岑绝倚云斜”这句中的“岑绝”主要形容什么?
A. 山峰高耸
B. 云层厚重
C. 远方的景象
D. 水波荡漾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金山寺的赞美
B. 对自然与人世的思考
C. 对春天的追忆
D. 对山谷的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