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望州坡》

时间: 2025-05-07 09:17:41

诗句

闻说夷陵人为愁,共言迁客不堪游。

崎岖几日山行倦,却喜坡头见峡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17:41

原文展示

望州坡
闻说夷陵人为愁,
共言迁客不堪游。
崎岖几日山行倦,
却喜坡头见峡州。

白话文翻译

听说夷陵的人们都很忧愁,
大家都说迁移的客人无法畅快游玩。
经历几天崎岖的山路已经感到疲倦,
但在坡头却高兴地看见峡州的风景。

注释

字词注释

  • 夷陵:夷陵是指现今的宜昌地区,位于长江上游。
  • 迁客:指因为政治原因流亡或迁移的人,诗中指作者自己。
  • :疲倦,厌倦。
  • 峡州:指峡州,即今湖北省的宜昌地区,因地处长江三峡而得名。

典故解析

  • 迁客:古代文人因政治原因被迫离开故乡,常用“迁客”来形容这些有才华但不得志的人,表现了诗人的无奈与愁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历史学家。以散文和诗词闻名,其诗词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以山水为题材,表现个人情感与社会生活。

创作背景

《望州坡》作于欧阳修晚年时,诗中表达了他作为迁客的感受。在夹杂着忧愁与思乡之情的背景下,诗人通过描绘壮美的自然景色来寻找内心的安慰。

诗歌鉴赏

《望州坡》是一首短小精悍的古诗,虽然篇幅不长,却蕴含了丰富的情感与深刻的思考。诗人欧阳修以“夷陵”与“迁客”开篇,直接引入了自己与他人的愁苦,表现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与无奈。接着,诗中转入对山行的描写,展现了历经艰辛的疲惫感。然而,尽管身心俱疲,但在“坡头见峡州”的瞬间,诗人却感到了一丝喜悦。这一转折不仅体现了自然的魅力,也反映了诗人面对困境时乐观的态度。

整首诗在意境上形成了对比:愁苦与欢喜、疲惫与欣喜交织,给人以深刻的思考。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色,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结合,使得诗歌具有了更深的哲理性。诗中的山水意象不仅是外在的风景,更是心灵的寄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闻说夷陵人为愁:听说夷陵的人民都感到忧愁,暗示了社会动荡或个人遭遇。
  2. 共言迁客不堪游:大家都在说,像我这样的迁客无法尽兴游玩,表现了他人对迁客的同情与理解。
  3. 崎岖几日山行倦:经过几天的艰难山行,诗人感到疲惫,体现了旅途的艰辛。
  4. 却喜坡头见峡州:然而在坡头时,看到峡州的风景,心中不禁感到欢喜,形成强烈的对比。

修辞手法

  • 对仗:前两句与后两句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转折:用“却”字进行转折,展现了情感的变化,强调了自然美对心灵的慰藉。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迁客的愁苦与自然景色带来的欢愉之间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对生活态度的深刻思考:即使身处困境,也要学会欣赏生活中的美好。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夷陵:代表着故乡的牵挂与思念。
  • 峡州:象征着自然的美好与诗人心灵的寄托。
  • 山行:体现了人生旅途的艰辛与不易。

这些意象不仅承载了诗人的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个人的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对夷陵人感到怎样的情绪?

    • A. 高兴
    • B. 忧愁
    • C. 愤怒
  2. 诗中提到的“迁客”指的是?

    • A. 旅游者
    • B. 流亡者
    • C. 商人
  3. 诗中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绝望
    • B. 欢喜
    • C. 愤慨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较,欧阳修的《望州坡》虽然同样表现了身处困境的无奈,但欧阳修更强调自然的慰藉,而杜甫则充满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与忧虑。两者各有千秋,展示了不同的情感与风格。

参考资料

  1. 《古诗词鉴赏辞典》
  2. 《宋代文学研究》
  3. 《欧阳修集》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寄刘凝远峦四首 送周袁州赴镇三首 其二 教授以忆梅韵赋雪诗蕃同之五首 寄题林宪景思雪巢 雨游青原山二首 感梅属周文显二首 连日雨作顿有秋意怀感之馀得诗七首书呈教授知县 其三 诸公皆和诗再用韵并属湛挺之七首 寄韩仲止主簿 余干放舟后作时以病不饮故见之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累珠妙曲 雨字头的字 警遒 潜神嘿规 披肝露胆 咄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震的成语 犯天下之不韪 包含范的词语有哪些 緑丝 死生不二 头门 齒字旁的字 包含堑的成语 米字旁的字 人字头的字 包含琐的词语有哪些 存亡有分 作如是观 尣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