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宿阳台观》

时间: 2025-05-01 19:21:35

诗句

玉洞仙何在,炉香客自焚。

醮坛围古木,石磬响寒云。

曙月孤霞映,悬流峭壁分。

心知人世隔,坐与鹤为群。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9:21:35

原文展示:

宿阳台观
马戴 〔唐代〕
玉洞仙何在,炉香客自焚。
醮坛围古木,石磬响寒云。
曙月孤霞映,悬流峭壁分。
心知人世隔,坐与鹤为群。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仙境般的场景,诗人想象着仙人在哪里,香炉中的香烟袅袅升起,仿佛有客人在焚香祭祀。祭坛旁围绕着古老的树木,石磬发出的声音在寒冷的云雾中回响。黎明的月光和孤独的霞光相映,悬崖上的流水分开了山壁。诗人心里明白人世间的隔阂,自己坐在这里,与仙鹤为伴。

注释:

  • 玉洞仙:指的是仙人居住的地方,象征着神秘的境地。
  • 炉香:焚香的炉子,常用于祭祀和修行。
  • 醮坛:道教的祭坛,进行宗教仪式的地方。
  • 古木:古老的树木,象征着历史和岁月。
  • 石磬:一种石制打击乐器,声音清脆,用于宗教仪式。
  • 曙月:清晨的明月,象征着新生和希望。
  • 孤霞:孤独的云霞,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 悬流:悬崖上的流水,象征着自然的力量与壮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马戴,唐代诗人,字子仪,曾任官职,作品多以描绘自然景观和表达道教思想为主。他的诗风清新,常常带有超脱、闲适的气息。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唐代,诗人可能是在某次游览时,因目睹自然景观而生发灵感,表达了自己对仙境的向往和对人世间隔阂的感慨。

诗歌鉴赏:

《宿阳台观》是一首充满自然气息和道教哲学的诗作,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现了对仙境的向往和对人世间孤独的感受。开篇以“玉洞仙何在”引入,瞬间将读者带入一个神秘的境界,展现出诗人对仙人和理想境界的渴望。

接下来的“炉香客自焚”不仅描绘了祭祀的场景,也暗示了人们对神灵的敬畏和对超脱世俗的追求。古木环绕的醮坛,石磬的声响,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庄重的氛围,使得整个诗歌仿佛置身于一个幽静的道教圣地。

“曙月孤霞映,悬流峭壁分”两句则巧妙地运用自然景象,描绘出晨光下的山水之美,象征着生命的希望与美好。最后一句“心知人世隔,坐与鹤为群”,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隔绝感,宁愿与仙鹤为伴,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整首诗融合了自然美与哲理思考,展现出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洞察与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玉洞仙何在:探询仙人所在,表达对超脱现实的向往。
  2. 炉香客自焚:描绘祭祀场景,暗示人们对神灵的尊敬。
  3. 醮坛围古木:祭坛被古木环绕,象征历史与自然的结合。
  4. 石磬响寒云:石磬声在寒云中回响,营造出幽静的氛围。
  5. 曙月孤霞映:晨曦与霞光交映,体现自然的和谐美。
  6. 悬流峭壁分:悬崖上的流水,象征自然的壮美与力量。
  7. 心知人世隔:意识到人世间的隔阂,抒发孤独感。
  8. 坐与鹤为群:选择与鹤为伴,表达对超脱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曙月孤霞映”,将自然景象比作情感的映射。
  • 对仗:如“醮坛围古木,石磬响寒云”,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如“心知人世隔”,赋予诗人感情的思考,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人世间隔阂的感慨与对理想境界的向往,表达了超脱尘世的愿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玉洞:象征着仙境和理想的生活。
  • 炉香:代表着宗教信仰和对神灵的敬仰。
  • 古木:象征着历史的积淀与时间的流逝。
  • 石磬:代表着宗教仪式和内心的宁静。
  • 曙月:象征着希望与新的开始。
  • 孤霞:表达孤独与宁静的自然意境。
  • 悬流:象征着自然的力量与壮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玉洞仙”指的是什么?

    • A. 仙人的居所
    • B. 一种香料
    • C. 古树
    • D. 祭坛
  2. “心知人世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对人世的向往
    • B. 对人世的隔阂感
    • C. 对自然的惊叹
    • D. 对仙人的怀念
  3. 诗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 A. 比喻和排比
    • B. 拟人和对仗
    • C. 夸张和反语
    • D. 对比和象征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描绘自然景观与人心的和谐。
  • 李白《庐山谣》: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对比

  • 马戴的《宿阳台观》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自然的宁静和人内心的追求,但马戴更倾向于道教的超脱,而王维则更突出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

相关查询

题旧记颜 发岳市三首 其二 送质甫侄铨集 昔方孚若主管云台予监衡岳每岁瑞庆节常聚广 又和喜雨四首 次漕庾两使者绝句韵六首 自抚至袁连日雨霰风雪一首 挽陈北山二首 深村 杂咏一百首·孔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乙字旁的字 佳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肌无完肤 包含恩的词语有哪些 米字旁的字 礼门义路 戟指嚼舌 包含啬的词语有哪些 饿虎吞羊 包含祸的词语有哪些 戢鳞委翼 宿惑 曰字旁的字 前合后偃 飞字旁的字 穷通 艮字旁的字 昏昏默默 黜衣缩食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