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道石三首 其三》

时间: 2025-05-09 00:40:31

诗句

误因禄米弃莼鲈,一落尘埃底事无。

布袜青鞋虽兴尽,此峰聊当卧游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40:31

原文展示

道石三首 其三
作者:陆游

误因禄米弃莼鲈,一落尘埃底事无。
布袜青鞋虽兴尽,此峰聊当卧游图。

白话文翻译

误以为获得丰厚的米粮,而舍弃了莼菜和鲈鱼,结果一切都落入尘埃,毫无意义。
即使布袜青鞋的兴致已尽,但此山峰依然是我休憩游玩的好地方。

注释

  • 误因禄米:误以为因获得丰厚的米粮而放弃了其他美好的事物。
  • 莼鲈:莼菜和鲈鱼,古代文人常用的美食,象征着高雅的生活情趣。
  • 布袜青鞋:古代朴素的服装,象征着简朴的生活。
  • 此峰聊当卧游图:意指这座山峰是我休息和游玩的好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词人、诗人,生于浙江绍兴,历经多个朝代的战争与变迁。他的诗歌以爱国情怀、豪放激昂著称,作品中常流露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陆游晚年,正值国家动荡,作者在经历了无数的政治挫折和个人磨难之后,选择了隐居生活。诗中反映了他对物质生活的淡泊,对自然的向往,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诗歌鉴赏

《道石三首 其三》是陆游在晚年隐居时的作品,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反思和对自然的向往。诗中第一句通过对比,表达了陆游对物质利益的讽刺,认为追求富贵的结果是舍弃了生活中真正美好的事物,暗示了人生的无常与虚幻。第二句则以清新的意象,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尽管身处简朴的生活,他依然能够找到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整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展现出陆游一贯的风格。他以平淡的笔触描绘出深邃的思想,表达了对物质世界的超然与对自然的向往。诗歌中表现出的孤独与自在,恰恰反映了他在纷扰的世俗中寻找内心安宁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误因禄米弃莼鲈:表达了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导致对精神生活的放弃,暗示了人们在物欲面前的迷失。
  • 一落尘埃底事无:强调了追求物质的结果是无意义的,人生如浮云,终究会归于尘埃。
  • 布袜青鞋虽兴尽:即使生活条件简朴,物质享受已经消失。
  • 此峰聊当卧游图:反映了对自然的向往与对简单生活的满足,暗示他更愿意在山水之间找到心灵的寄托。

修辞手法

  • 对比:物质与精神的对比,强调内心的宁静与物欲的虚幻。
  • 隐喻:将生活比作一幅画,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物质追求的反思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在纷扰的社会中,寻求内心平静与自我价值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莼鲈:象征着高雅的生活情趣和人文情怀。
  • 布袜青鞋:代表了简单朴素的生活方式,体现了陆游的生活态度。
  • :象征着自然的纯净与心灵的归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莼鲈”代表什么?

    • A. 物质财富
    • B. 高雅的生活情趣
    • C. 战争的痛苦
  2. 诗中提到的“布袜青鞋”主要象征什么?

    • A. 富贵生活
    • B. 朴素生活
    • C. 追求名利
  3.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 A. 对国家的忧虑
    • B. 对物质的追求
    • C. 对自然的向往与内心的平静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陆游与杜甫的作品常常探讨国家与个人命运的关系。两者都在诗中流露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但陆游更倾向于表达对自然的向往,以求内心的宁静,而杜甫则多聚焦于国家的忧患与社会现状的批判。两种风格在表达上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的时代背景与个人经历。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宋代诗人研究》

相关查询

送赵将崇{上执下心}一首 江上题壁 写经居士赠诗盛道闽派而病予为涩体谓学芜湖袁使君因答及之 次韵罗正之提刑见寄 题孙道甫东园卷 览古四十二首 其三十九 秋莺歌 同陆书隐范君平和伯长客中端午韵 拟古仍古韵 其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面字旁的字 土字加一笔常用字汇总_土字加笔画的汉字详解 磬笔难书 沉雄悲壮 菊的繁体字怎么写?菊字繁体书写技巧与笔画顺序详解 反文旁的字 包含愤的成语 曲取 堪舆 诃砭 三虞 拼音zi的汉字汇总_zi的常用字详解 假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描写天气的四字词语大全_丰富天气表达的词汇 矢力同心 肉眼无珠 橐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肉字旁的字 马字旁的字 有钱能使鬼推磨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