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23: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23:16
明光宫高丽鳷鹊,三声朝鸡报宫钥。
车如流水马如龙,门外斗量无处著。
归来日晏仆亦痡,豪芒饱暖归妻孥。
岂无道德绚烂者,意作霖雨言为谟。
何人著眼高蓬荜,强仕之年发如漆。
便抽手版挂衣冠,把住穷愁甘似蜜。
人言讲退诚两涂,退者真智进者愚。
要当程力之所底,未省逸路排轻车。
马侯制行如圭璧,五色文章发金石。
不知持此将安之,天下宝当天下惜。
秋净凉入菰蒲间,新诗落笔不作难。
应怜俗驾难回者,更费移文过北山。
在明光宫上高高的地方,传来高丽的鸟儿鸣叫,三声公鸡报晓,开启了宫门。
车如流水般行驶,马如龙般奔腾,门外的斗量中无处可停。
归来的时候已是日暮,我的仆人也感到疲惫,富贵的享受让妻儿饱暖。
难道没有道德理想的人存在吗?他们的心愿如同雨水,意图成为世间的典范。
何人眼中只看到高耸的茅屋,年轻时拼命仕官,头发却如漆黑。
我宁愿放下权势,挂上衣冠,甘愿与贫穷相伴,甘甜如蜜。
人们说讲退让实则两难,退让者是真智者,进取者却是愚蠢。
应当在能力的底线之处,未曾考虑轻松的出路。
马儿行驶如同圭璧,五色文章发出金石之声。
不知持有这些财富将如何安放,天下的宝物总是被天下的人所珍惜。
秋天的清凉进入菰蒲间,新诗写下时并不困难。
应当怜惜那些难以归去的俗人,更费心移文越过北山。
乐备,宋代人,生平不详,但其诗风清新脱俗,常反映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社会现象的观察。
本诗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改革之际,诗人通过描绘个人的生活状态与思考,反映出社会的浮华与内心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富贵生活的深刻反思,揭示了权力与财富的虚无。开头几句描绘了明光宫的繁华与热闹,车马如龙,象征着世俗的荣华。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作者的情感转向对这种繁华的质疑与反思。归来的疲惫与对家庭的眷恋,让诗人意识到物质享受无法带来内心的满足。
诗中通过对道德与智慧的探讨,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退让与进取的辩证关系让人感受到社会对成功的不同解读,退者的智慧与进者的愚蠢形成鲜明对比。同时,诗人抒发了对社会风气的忧虑,强调应当在能力的底线之处行事,而不是盲目追求名利。
整首诗在清新中带着沉重的思考,结尾部分提到的新诗写作也显示出诗人对创作的热爱与坚持,尽管外界的繁华与浮躁,他仍然选择追求内心的真实与宁静。
整首诗围绕对富贵、权力与个人价值的反思展开,表达了作者对社会风气的忧虑与对理想道德的追求。诗人在繁华与内心的矛盾中寻找自我,强调在物质与精神之间的选择。
诗中提到“车如流水马如龙”,这句话的意思是:
A. 车马稀少
B. 车马繁忙
C. 车马昂贵
D. 车马慢慢
诗人对“退者”的看法是:
A. 愚蠢
B. 智者
C. 强者
D. 无能
“天下宝当天下惜”这句话的意思是:
A. 财富被忽视
B. 财富是值得珍惜的
C. 财富是负担
D. 财富是无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