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1 01:06: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01:06:35
作者: 王之望 〔宋代〕
十日春阴昼景微,
鸣鸠逐妇几时归。
柔桑细麦宁馨长,
落絮游丝可解飞。
春天的阴云密布,十天都没有阳光,
鸣叫的鸠鸟在追逐着妇女,几时才能归来?
柔软的桑树和细小的小麦,令人倍感舒心,
纷飞的柳絮和游动的丝线,随风飘荡。
此诗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其中的意象和社会背景反映了宋代人们对春天、生活和自然的细腻观察。
作者介绍:
王之望,宋代诗人,以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抒发生活感悟,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春季,反映了诗人对春天气候变化的细腻观察,同时表达了一种对生活的感慨与思考。
《和姚令威春阴四绝 其二》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阴雨绵绵的景象,给人以清新而又略带忧郁的感受。诗首句“十日春阴昼景微”,既描绘了天气的阴沉,也折射出人心的沉闷。接下来的“鸣鸠逐妇几时归”,则将视线转向生活的情景,通过鸣鸠的叫声把人们的思乡情绪引入诗中,增添了一份惆怅。
“柔桑细麦宁馨长”是一句充满生机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丰饶与希望。这里的“柔桑”和“细麦”不仅是自然的象征,也代表了生活的安宁与美好。最后一句“落絮游丝可解飞”,则用落絮和游丝的轻盈描写,传达出一种自由与无拘无束的感觉,仿佛在告诉人们要随风而行,珍惜当下。
整首诗语言朴素,意象清晰,情感细腻,展现出诗人对生命与自然的深刻理解。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希望,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叹。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景象,表现出对生活的珍惜、对自然的感悟和对未来的美好期望,情感深邃而温暖。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十日春阴”指的是什么样的天气?
诗句“鸣鸠逐妇几时归”主要描写的是?
“柔桑细麦宁馨长”中“宁馨”意指?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姚令威春阴四绝 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