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46: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6:58
过错役三才,忧端万有斯。君恩知欲报,子难痛何追。我马方瘏矣,秋阳更暴之。原言行役者,当暑戒驱驰。
这首诗表达了对劳役的痛苦和对恩情的感激。作者感到身心疲惫,虽然心中有报答之意,但却无从追寻。我的马刚刚疲惫不堪,秋日的阳光更加炙热。原本说行走劳役的人,在炎热的夏天就该戒备,避免辛劳。
李曾伯,南宋时期的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作品多描写社会百态,关心民生。
这首诗写于作者经历劳役之时,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底层劳动者的关怀与无奈。
此诗通过对劳役的深切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社会底层的同情和自身的无奈。诗中“过错役三才”一句,即表明了对于自身命运的感叹,似乎在说明即使身处劳役之中,也无法逃避自然法则和社会的压力。接下来的“君恩知欲报,子难痛何追”,传达了对君主恩惠的感激,却又因自身处境而感到无力回报的惆怅。马的疲惫与秋阳的暴烈相互映衬,生动地表现出劳作的艰辛与内心的焦虑,反映了人们在社会制度下的挣扎与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字里行间透出对生活的反思与对理想的向往。
整首诗表达了对劳苦生活的深切同情和对君主恩惠的感激,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艰难处境。
诗中提到的“君恩”指的是谁的恩惠?
A) 自己
B) 君主
C) 朋友
D) 亲人
“我马方瘏矣”中的“瘏”意为:
A) 疲惫
B) 饿
C) 生病
D) 快速
答案:
对比李曾伯与杜甫在对底层人民生活的描写,李曾伯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杜甫则更注重社会现实的揭露。